晚间公告丨1月24日这些公告有看头(二)...
- 广东芷水
- 2025-01-24 22:06:39
晚间公告丨1月24日这些公告有看头(二)
【观业绩】
歌尔股份:2024年净利同比预增135%—155%
歌尔股份公告,2024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7亿元—27.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155%。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在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有所复苏,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MR、智能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进展较为顺利,综合毛利率提升。
北汽蓝谷:2024年预计净亏损65亿元-69.5亿元
北汽蓝谷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5亿元到6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4亿元。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态势愈发激烈,价格战持续升级,挤压利润空间;公司通过多渠道、多维度的营销策略,积极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同时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力度的投入,对公司短期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公司产品矩阵多元化,销量正经历着迅速增长的阶段,然而由于规模经济尚未完全体现,产品成本持续承压。
中国人寿: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00%-120%
中国人寿公告,预计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1023.68亿元-1126.05亿元,同比增长约100%-120%。预计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本公司2024年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23.68亿元-1126.05亿元,同比增长约122%-144%。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中国人寿称,该公司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把握市场机会开展跨周期配置,持续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2024 年股票市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该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中国人保:2024年净利润同比预增75%-95%
中国人保公告,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8.53亿元到444.07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70.80亿元到216.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到95%。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推进降本增效,把握资本市场机会,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上汽集团:2024年净利同比预降87%—90%
上汽集团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亿元到1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22亿元到126亿元,同比减少87%到90%。公司2024年实现整车批发销量401.3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20.07%。同时,因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持续升级,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
中集集团:2024年净利同比预增493%—731%
中集集团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25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493%—731%。2024年集装箱运输行业周期性恢复,且因红海事件拉长运距等因素,集装箱制造业需求较好,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标准干货箱产销量创历史新高,该分部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海工相关产业受益于市场需求的提升,2024年营收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
中通客车:2024年净利同比预增195%—320%
中通客车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2.06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195%—320%。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调整销售结构,持续推动产品升级,海外和国内市场销量实现双增长,整体营业收入增加;同时通过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提升生产保障及供应链能力,管理赋能成效凸显。
东方盛虹:2024年净利预亏20亿元—24亿元
东方盛虹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20亿元—2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17亿元。2024年公司1600万吨/年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及其他各产业板块运行平稳、产销平衡。但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石化行业下游需求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产品市场价差收窄,导致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
机器人:2024年净利预亏1.7亿元—2.85亿元
机器人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1.7亿元—2.8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857.16万元。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变动原因为公司所确认的投资收益下降。其中,由于2023年度非经常性损益中,因公司子公司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增资后不再被纳入合并范围,公司所确认的投资收益约为1.27亿元,本报告期无上述事项。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对联营公司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同比上期有所下降。
上海家化:2024年净利预亏7.1亿元到8.8亿元
上海家化公告,经公司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1亿元到-8.8亿元,与上年同期5亿元相比,将出现亏损。本期拟计提海外业务商誉减值准备5.5亿元到6.8亿元。因公司海外业务受海外低出生率、婴童品类竞争加剧和经销商降低库存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导致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
交大昂立:预计2024年净利为3000万元 扭亏为盈
交大昂立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3508万元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公司保健品终端板块2024年全年各线上平台运营状况良好,销量平稳增长。
协创数据:2024年净利同比预增137.16%—189.86%
协创数据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6.81亿元—8.33亿元,同比增长137.16%—189.86%。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云-边-端”一体的智慧存储与智能物联体系,深耕智慧存储、智能物联、云服务、算力服务器、服务器再制造等业务条线,以AI需求为导向,以“云智造+数字化”赋能供应链管理及成本管控,营收规模及盈利能力较上期实现了大幅增长。
诺德股份:2024年净利预亏3.1亿元 由盈转亏
诺德股份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从终端市场来看,短时间内锂电铜箔市场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导致铜箔加工费大幅下降且处于低位,公司利润空间被压缩;铜箔产品的主要原材料铜的价格在2024年度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导致公司铜箔实际生产成本增加。公司同日公告,子公司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300万元,占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98%。
【增减持】
万凯新材:控股股东拟1000万元至2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万凯新材披露实施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称,公司拟采取控股股东浙江正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正凯集团”)增持公司股票的方式稳定股价。正凯集团计划自90个自然日内以集中竞价的交易的方式增持万凯新材社会公众股份,增持总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且不少于1000万元,增持价格不高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除权除息后)。
【做回购】
利元亨:董事长提议公司以3000万元至4000万元回购股份
利元亨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裁周俊雄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自有资金和/或自筹资金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含)且不超过4000万元(含)。公司同日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5亿元到-8.59亿元。受行业环境及国内锂电设备领域市场竞争影响,公司收入和主要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观业绩】
歌尔股份:2024年净利同比预增135%—155%
歌尔股份公告,2024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7亿元—27.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155%。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在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有所复苏,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MR、智能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进展较为顺利,综合毛利率提升。
北汽蓝谷:2024年预计净亏损65亿元-69.5亿元
北汽蓝谷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5亿元到6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4亿元。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态势愈发激烈,价格战持续升级,挤压利润空间;公司通过多渠道、多维度的营销策略,积极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同时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力度的投入,对公司短期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公司产品矩阵多元化,销量正经历着迅速增长的阶段,然而由于规模经济尚未完全体现,产品成本持续承压。
中国人寿: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00%-120%
中国人寿公告,预计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1023.68亿元-1126.05亿元,同比增长约100%-120%。预计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本公司2024年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23.68亿元-1126.05亿元,同比增长约122%-144%。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中国人寿称,该公司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把握市场机会开展跨周期配置,持续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2024 年股票市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该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中国人保:2024年净利润同比预增75%-95%
中国人保公告,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8.53亿元到444.07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70.80亿元到216.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到95%。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推进降本增效,把握资本市场机会,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上汽集团:2024年净利同比预降87%—90%
上汽集团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亿元到1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22亿元到126亿元,同比减少87%到90%。公司2024年实现整车批发销量401.3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20.07%。同时,因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持续升级,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
中集集团:2024年净利同比预增493%—731%
中集集团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25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493%—731%。2024年集装箱运输行业周期性恢复,且因红海事件拉长运距等因素,集装箱制造业需求较好,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标准干货箱产销量创历史新高,该分部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海工相关产业受益于市场需求的提升,2024年营收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
中通客车:2024年净利同比预增195%—320%
中通客车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2.06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195%—320%。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调整销售结构,持续推动产品升级,海外和国内市场销量实现双增长,整体营业收入增加;同时通过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提升生产保障及供应链能力,管理赋能成效凸显。
东方盛虹:2024年净利预亏20亿元—24亿元
东方盛虹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20亿元—2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17亿元。2024年公司1600万吨/年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及其他各产业板块运行平稳、产销平衡。但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石化行业下游需求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产品市场价差收窄,导致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
机器人:2024年净利预亏1.7亿元—2.85亿元
机器人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1.7亿元—2.8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857.16万元。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变动原因为公司所确认的投资收益下降。其中,由于2023年度非经常性损益中,因公司子公司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增资后不再被纳入合并范围,公司所确认的投资收益约为1.27亿元,本报告期无上述事项。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对联营公司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同比上期有所下降。
上海家化:2024年净利预亏7.1亿元到8.8亿元
上海家化公告,经公司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1亿元到-8.8亿元,与上年同期5亿元相比,将出现亏损。本期拟计提海外业务商誉减值准备5.5亿元到6.8亿元。因公司海外业务受海外低出生率、婴童品类竞争加剧和经销商降低库存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导致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
交大昂立:预计2024年净利为3000万元 扭亏为盈
交大昂立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3508万元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公司保健品终端板块2024年全年各线上平台运营状况良好,销量平稳增长。
协创数据:2024年净利同比预增137.16%—189.86%
协创数据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6.81亿元—8.33亿元,同比增长137.16%—189.86%。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云-边-端”一体的智慧存储与智能物联体系,深耕智慧存储、智能物联、云服务、算力服务器、服务器再制造等业务条线,以AI需求为导向,以“云智造+数字化”赋能供应链管理及成本管控,营收规模及盈利能力较上期实现了大幅增长。
诺德股份:2024年净利预亏3.1亿元 由盈转亏
诺德股份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从终端市场来看,短时间内锂电铜箔市场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导致铜箔加工费大幅下降且处于低位,公司利润空间被压缩;铜箔产品的主要原材料铜的价格在2024年度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导致公司铜箔实际生产成本增加。公司同日公告,子公司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300万元,占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98%。
【增减持】
万凯新材:控股股东拟1000万元至2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万凯新材披露实施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称,公司拟采取控股股东浙江正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正凯集团”)增持公司股票的方式稳定股价。正凯集团计划自90个自然日内以集中竞价的交易的方式增持万凯新材社会公众股份,增持总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且不少于1000万元,增持价格不高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除权除息后)。
【做回购】
利元亨:董事长提议公司以3000万元至4000万元回购股份
利元亨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裁周俊雄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自有资金和/或自筹资金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含)且不超过4000万元(含)。公司同日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5亿元到-8.59亿元。受行业环境及国内锂电设备领域市场竞争影响,公司收入和主要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