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射阳:点“绿”成“景”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今日国土新闻频道  今日国土新闻频道     2021-04-15      0

首页 > 头条

​​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漫步鹤乡,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生机勃勃的生态文明之城:一望无垠的防护林、错落有致的景观绿植,林城相依、林景相映 、林水相谐、林人相睦,到处郁郁葱葱,魅力无限。

  射阳县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将文明城市创建与造林绿化、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等重大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同向发力、同时发力、相互借力、互为助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成片造林3465亩,占任务总数的96%;完成四旁植树37.9万株,占任务总数的42.1%;绿美村庄全面开展建设,基本完成2个,其余正在加紧建设;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已完成3.4万亩。

  围点绣  彰显文明城市幸福底色

  四月的千鹤湖公园,桃红柳绿,春意盎然,而在一旁的绿化带前,许多工人正在为绿树浇水、打支架、防虫。从天蓝水绿到城美人和,一幅生态、文明、美丽、幸福的新画卷正在射阳大地徐徐展开。

  “从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到处一片美景,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宜人,心情也变得更舒畅了,文明城市创建真是造福千户万家。”居住在锦绣东方苑的李女士高兴地说。射阳千鹤湖公园总面积约600亩,以湖景为基调,以树木为调色,以文明内涵展示和体验为核心特色。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围点绣花,点“林”成金,注重“差异挖掘”,不搞“千篇一面”。注重乔木、灌木合理搭配,配以池塘河道、建筑小品,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倾力打造“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座有爱的小城”这一文明城市文化内涵。

  在城市绿化上,射阳县坚持将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招商相结合,坚持“精明增长”理念,完善提升县城总体规划和功能组团专项规划,统筹规划城市风貌、空间色彩和重要节点。及时编制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科学把握用地供应结构、节奏和规模,强化土地招商宣传,精准对接意向性重点客商。加快打造市民公园、生态走廊,不断彰显‘人在城中、城在林中、月亮挂在树梢头’的生态文明城市特色。

  成“ 擦亮文明城市生态底色

  在田埂上、圩堤旁、公路边,到处是忙碌的植树人,男女老少齐上阵,挖树塘、运苗木、栽植、浇水,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排排整齐的树木、一框框高标准的农田,已形成沟、渠、田、林、路相配套网络,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该县重点抓好村部公共绿地和沿河、沿路、沿庄、沿田“四沿”植树绿化,做到应栽尽栽、栽足栽全,实现生态文明射阳与田园乡村互为融合、交相辉映,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行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路长制四强联合,打造“绿林、碧水、蓝天、净土”的生态文明宜居“美射阳”,高标准启动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坚持因地制宜、农民主体地位、突出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则,高效完成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在射阳100多公里的沿海绿色廊道上,女贞、桂花、广玉兰、银杏成片的树木郁郁葱葱。该县根据环市区高速生态廊道、新洋港河综合整治、海堤公路绿化提升等生态廊道工程总体规划,将廊道两侧绿色斑块同节点绿地等结合起来,做到应绿尽绿,优化树种结构,做到乔灌结合、落叶与常绿结合、防护与美化结合,丰富绿化层次,形成生态良好、连续贯通、层次感丰富的绿色廊道景观。依托环市区生态廊道工程,推进水中航道、岸上绿道、景观通道建设,融合城建、水利、交通、旅游、高效农业、文体等一体的高标杆项目,形成廊道经济和生态产业链。依托G228打造黄金海岸生态经济带,建设以海洋经济、临港产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沿海绿色经济走廊。结合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重点实施市园林绿化建设考核“口袋公园”系列工程任务、“公园绿地+”提升改造工程等绿化工程。

  成“源”  涵育文明城市文化底色

  射阳坚持一手抓生态文明,一手抓绿美景观塑造,着力打造“有景必有林,有林必成景”的精致文明城市文化底色。

  走进日月岛内外环万亩彩色林,一道道缤纷挺拔的彩色

  林带傲然挺立在黄海之滨,像战士一般默默守护着鹤乡大地。该县精准摸排新造林和改培林地块,重点实施日月岛水上森林、鹤文化紫薇园、体育森林公园、新洋港景观绿化提升和环市区生态廊道等5个林业旅游项目,建设耐盐碱树种种质资源苗圃和智能设施育苗基地。日月岛绿化面积占陆域面积的80%以上,景区按照“一环九片区”的布局,编制了日月岛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同时编制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等10个子项规划和旅游设施、旅游商品、旅游线路等7个专项规划,形成了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串林成“源”,有效整合了“环岛绿廊、竹海梵音、童话水乡、绿岛慧谷、丹鹤小镇”等十大景点,突出“海风河韵、水绿生态”的生态文明主题定位,做足林景水文章。

  同时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扶贫,大力实施生态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促进贫困乡镇资源向资本、资金转化。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通过加大科技支撑和示范推广,大力发展林下套种、套养模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各镇区都成立了林果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农村绿化、通道绿化、城镇绿化、河堤绿化,应绿尽绿、见缝插绿、庭院添绿。加大沿河、沿路宜林地段的造林和改培力度,营造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高,兼具用材、采果或景观作用的成片林。(文/朱莉 图/张婉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茫茫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