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传学硕: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喝一口什么  喝一口什么     2021-04-15      0

首页 > 头条

​​我是二战考生。从一战择校后就开始幻想某一天拟录取后着手写经验贴,没想到这一天来的有些晚,但也不算迟。与其说是经验贴,不如说是这两年的思考和感悟吧。

 

一、个人情况介绍

1、个人背景

本科来自江西非省会城市双非二本,大学填报志愿失利调剂了不感兴趣的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四级复习一个月一次过520分,六级第一次裸考427,第二次复习一个月526。

一战暨南大学新闻学,总分352,政治73,英语67,专业课一95,专业课二117,专业排名第8,由于总分低于国家线无缘复试。

二战南昌大学新闻学,总分382,政治67,英语71,专业课一125,专业课二119。初试排名第5,复试后综合排名第4。

 

2、考研原因

我算是一个从小到大学习细胞就不怎么活跃的摸鱼分子,成绩无论在哪里,无论入学时是前几名,到最后都是班级里中等大军里的一员。因为我实在太懒了,觉悟也不咋高,没什么知识改变命运的觉悟...而且数学非常差,因此也就一路从重点初中到某落魄高中再到普通大学。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以为像高中老师所说的“解放了”,大学生活也比从前更加自由有趣,因此我并没有考研的想法。当时的我一心就是毕业之后走校招去上海工作,可能是来自小城市的人的梦想吧。于是大二下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就开始在各种app寻找上海的实习岗位,因为对新媒体比较感兴趣所以投的大部分是新媒体运营之类的岗位。机缘巧合之下,大二暑假顺利进入上海某互联网公司实习(不是大厂)。实习之后我发现其他的实习生几乎都是来自985、211的新闻传播专业,每次做策划、进行汇报的时候我都觉得我的能力非常弱。同时,我的男朋友也在这个时期选择了考研。总之经过几个月的挣扎,我最终还是决定考研。

 

二、南昌大学考情分析

关于学校简介、专业情况、报录比和初复试比等信息可以自行去官网搜集了解,限于篇幅就不过多赘述了。在真题方面,南昌大学考察内容比较保守,侧重于新闻传播理论和中外新史,前沿内容较少。但是2021年学硕806中涉及到广告的内容,且以论述的形式出现,因此后来者须在复习时尽可能广泛涉猎,多积累一些案例,培养自己发散思维。综合来看,相较于其他211院校,南昌大学算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三、关于择校

区位条件、院校层次和专业水平是我认为在择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三点,此外还必须结合自身的实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最终的选择。择校这件事毕竟是见仁见智,我就大概说一下我的经历以供参考吧。

 

一战我选择了有“南方传媒后花园”之称的暨大,当时选择的过程并没有太多纠结,一是我想要去大城市发展(经过实习后觉得上海生存太难了,虽然广州也差不离吧但是可能就当是脑子一热),二是我当时并没有摸清考研的各种门门道道,我几乎是在男朋友的建议下确定学校和开始备考的(血的教训!各位同学决定考研后一定要明白择校的重要性!一定要掌握院校的报录比、统招名额等关键数据,这些在前期择校以及九十月份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公告之后一定要密切关注。如果你只是想有学可上,那么我建议风险太大的话及时止损,更换院校;如果你下定决心一定要冲,那么我会告诉你,大家都还年轻拼一拼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千万不要什么都不懂就冲了......)

 

一战的一年我付出了非常大的心血,这里先按下不表,之后会结合二战给出各科目备考经验。我只想告诉后来者,择校非常关键,千万不要有幸存者偏差,你们现阶段看到的各种经验贴很容易给你们造成一种报考985、211院校很简单的错觉,但是每一年没考上选择二战和工作的人又何其多呢。近几年考研越来越热,新传也越来越热,也许你看到这里会觉得我是一个胆小怯懦的人,但是曾几何时,我又何尝不是一个一心向前冲的炮灰呢。我只想告诉你,弄清自己的欲望和底线,很多人都想过考上了会怎样怎样,却很少人想没考上会如何。希望你能考虑清楚,再择校,成功的话是你应得的,纵使失败也算问心无愧。

 

一战失利后我也尝试过调剂,直到发出的一份份邮件都石沉大海,收到的复试通知都是比本科院校层次更低的选择后,我才意识到调剂有多混乱和困难。同时,身边的朋友几乎都收到了985、211拟录取通知,我也意识到我有多不甘心。考虑到分数和本科院校均无优势,也冷静了一段时间,期间对去年一年的经历进行了复盘,我选择了二战。经过上一年,我对考研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择校过程中,我纠结了非常久。有想过再试试暨大,因为我非常喜欢暨大的刘涛老师,也想过中南大学,为了名校梦,甚至参考书也买齐了,但是中南统招名额太少,且本校生报考较多,考虑再三后我还是放弃了,我认为我和我的家庭都无法接受二战失利的后果,但是我还是想进入比本科更高的平台,所以我将南昌大学作为二战的选择。一是南昌大学新传实力不错,2020年软科新闻传播学专业排名17;二是我本身是江西人,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发展潜力较大;三是我来自普通家庭,纵使考研顺利去了北上广,我仍然无法负担毕业后的生活压力,所以我选择在二线城市先发展,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再向新一线或是一线城市慢慢过渡。

 

四、全年复习大体时间线梳理

【3-6月】预热阶段

确定院校、搜集资料、阅读参考书目并尝试画出框架图、做笔记;

英语每日单词打卡、刘晓燕语法课+长难句

【7-8月】一轮强化

持续补充笔记并开始专业课一轮背诵、专题整理;

英语每日单词打卡、开始做近十年真题阅读部分(最近三年真题保留后期练手);

政治精讲精练+1000题一刷+徐涛强化班视频

【9-10月】二轮强化

专业课二轮背诵、专题整理并定期回顾、尝试输出背诵内容(搜集院校往年真题并尝试论述);

英语每日单词打卡、近十年真题阅读部分二刷,着手准备完形新题型(最近三年真题保留);

政治1000题二刷、错题回顾

【11-12月】稳定拔高期

专业课三轮背诵、专题回顾、论述题坚持输出并保证质量;

英语每日单词打卡、错题回顾明确失分点、准备作文模版并背诵、最近三年真题仿真模拟;

政治做模拟卷(肖八肖四、米六、徐八)、回顾错题避免再犯、熟悉知识点

 

五、各科目备考经验

一战院校暨南大学的考察范围非常之广,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中外新史、广告公关等诸多内容,我在一战过程中付出的心血无法用言语表达,因此一战的经历对二战其实有所助益。实话说,二战我是在家里复习备考的,前期毕业生病搬家各种事情浪费了很多时间,后期也由于心态问题经常摸鱼,所以我的大部分基础都是在一战的时候打下的,故在此将两年的备考经验总结提供。

 

1、政治

(1)参考资料

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肖八、肖四、知识点提要;

徐涛视频强化班、小黄书、徐涛八套卷;

此外我在11-12月还用到了米三、米六作为练题卷。

 

(2)具体建议

政治总体上分为四个部分,马哲、毛中特、史纲和思修。马哲部分重在理解;毛中特是重中之重,必须经常性的回顾;史纲要记忆的时间点和关键事件较多;思修的比重较少且难度较小,但也会出现混淆性的选项,在做题过程中需要注意错题积累。

 

政治大体从八月开始,基础较好的文科生也可选择从九月开始。参考书用的肖秀荣精讲精练,搭配徐涛的强化班视频。前期每天约一至两小时,跟随精讲精练看完一节的视频对应到肖秀荣1000题进行做题练习,尽量一天一节(章节内容少可酌量添加)保证知识的连贯性。

 

进入九月一直到十月底,开始1000题二刷,这一阶段主要是把两次刷题过程中反复做错的题目标记出来,定期回顾,熟悉该易错点属于哪一章节,对该章节内容有一定的掌握和熟悉度。在二刷过程中也会出现从前做对现在由于知识点的遗忘而导致的错题,对此要经常性的对精讲精练进行翻阅回顾,尤其是毛中特和史纲部分。

 

十一月开始做模拟卷。这一时期市场上会出现非常多考研政治老师的模拟卷,我用的主要是肖八、肖四、徐涛八套卷以及米鹏老师的三套卷和六套卷。做题在精不在多,不必把所有老师的模拟卷都买回来做一遍,重点在于从模拟卷中了解自己当前的弱项在哪一模块,并且迅速回顾该模块知识点,其实和错题回顾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 ps:也有很多人推荐腿姐,腿姐的实力毋庸置疑,但我个人认为腿姐的模拟卷考察的知识点过于细化,难免让人怀疑有为难而难之嫌。研究往年真题可以发现考研政治并不专门考察非常细致的知识点。我是一个非常容易焦虑的人,且我对公共课的要求仅仅只是150分,因此我自己没有选择腿四。由于一二战政治分数皆不高,我说的话也只是一个参考,不具备太大的发言权,各位可以按个人情况购买练习)

 

十二月拿到肖四之后就计时做选择,标记错题回顾对应知识点。然后就是肖四大题的背诵。我两年都是使用的小日考研帮按照各板块整理的肖四背诵手册,而不是按照肖四原本的顺序。我个人认为按照板块背诵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和联动效应,在考试过程中针对某个板块的题目调动知识点也更加得心应手。但是肖四的试卷顺序是按照押题重要程度来排列的,时间紧张的小同学可以首先选择前两套卷进行背诵,越往后重要程度相应递减。但是我只背其中几套我还是觉得不太放心,所以我选择全部背诵。使用的是艾宾浩斯记忆法,保持每日重复的背诵,一天背一个板块,五天可以结束一轮背诵。随着背诵次数的增多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到考前大概有4-5个背诵周期。

 

2、英语

(1)参考资料

张剑黄皮书(2005-2020真题、大纲词汇)

刘晓燕强化班(语法和长难句部分)

唐迟阅读(2004-2020真题阅读)

外刊(经济学人、卫报、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

 

(2)具体建议

其一,单词。

单词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想想我也没有资格和底气说出这些话,因为我在两年备考过程中其实没有坚持每天背单词,我的确是一个很懒的人。但是我自认多少有一点基础的,高考英语127,四级520,六级526,虽然也不是值得自傲的成绩,但至少算有一点底子。我认为备考新传的小同学多少英语水平都不错,毕竟文科大类,往年英语一80+的高分经验贴也不在少数。但我还是建议不要偷懒,单词每天都要背,踏踏实实的学。基础不好的更是要努力,我就认识一个学长四级考了两三次才勉强过线,但是考研英语一却考了75分。所以也不要把考研英语视作洪水猛兽,只要你踏实做了,那每一步都算数。

 

其二,阅读和长难句。

3月至6月在保持每日单词背诵的同时,决定考研的小同学就可以开始长难句的学习了。考研英语阅读大部分的考点都存在于长难句之中,你需要学会拆分长难句并掌握句意,选出答案。我在开始之前上网了解了各个考研英语讲师的授课风格,然后自己也找了常见的几个知名老师的课程来看,最终选择了刘晓艳的强化班长难句部分。刘晓艳的课程比较适合基础偏弱的考生,我在大学期间除了追美剧,其实没有系统学习和回顾过英语知识,高中的语法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所以我选择刘晓艳以适应自己的水平。

在对语法和句子结构基本掌握的基础上,7月开始上手往年真题。我预先留了近三年(2018-2020)的真题用于考前练手。练习2005-2017年的真题阅读部分。刚开始做真题阅读的时候确实非常吃力,一是倍感词汇量的匮乏,二是从单个的长难句到成篇阅读转换的不适应。初期做题可以不必追求速度,尽可能将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吃透。结合唐迟的真题阅读视频,做一篇订正一篇,力求熟悉考研英语真题出题规律和文章逻辑,跟着唐迟总结各类题型及其解法,善找关键词。也不要盲目追求做题数量,看见别人做到xx年x篇阅读就觉得自己落后了,你最终的目的就是洞悉命题规律,掌握做题技巧,提升做题正确率。做题过程中有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用荧光笔标记或是誊抄,经常性的翻看复习,强化记忆。

9月和10月也是保持做题,学有余力者可以开始近十年真题阅读二刷,保持做题的手感。也不必强求自己二刷,二刷的最终目的也是提高正确率,如果没有时间和精力的话专注一刷和回顾错题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11月至12月回顾错题,回顾的过程要明白该题隶属的题型、解题关键词和错误选项原因。此外,11月中旬可以拿出之前预留的三套题,计时模拟仿真,做完后跟着唐迟视频订正总结。

 

其三,完形和新题型。

9月可以开始准备完形和新题型。新题型刘晓艳和宋逸轩都可以,老师的方法大体上无异,即根据选项出现的位置读上句或下句或上下两句,并根据句意做题,可以二者择其一看视频。完形第一年跟的是刘晓艳,宋逸轩也看过一点,可能是每个人学习方法不同,我不太适应老师们完形做题技巧,熟悉运用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我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单词和阅读之上,所以我最终选择用自己的方法,即尽快读懂句意和词义,做出选择。两年下来完形皆7-9分,但我的方法毕竟不具备普适性,建议各位酌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其四,作文。

基础较好者可以从9月或10月开始尝试作文写作,训练自己写作的逻辑和高级词汇的使用。基础一般或是想要追求速度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客观题板块的小同学可以在11月根据总结自己的大小作文模版并背诵。熟悉背诵后利用往年真题进行写作练习。第一年我看的是刘晓艳的作文强化班并总结模版,最后根据总分和客观题的分数推算得出作文分数并不如意。想想也是,考研越来越热,知名老师也就这么几个,大家都看刘晓艳的作文课,从前的小众模版也变得烂大街了。因此第二年我没有看任何老师的作文课,我借鉴了自己在第二次备考六级时准备作文模版的经验,从近十年黄皮书解析的作文范例中找到开头、正文、结尾个部分的优秀例句和高级词汇,“拼凑”出我自己的万能模版。此外我会时不时翻翻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以期能够记住其中的高级表达。(然而在考试过程中的高压情况下,脑子里唯一存在的就是自己准备的背烂的作文模版。)

 

在全年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定期阅读外刊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单词量,考研英语真题阅读大部分文章都是从外刊中选取的。我在11月的时候报名了唐迟老师的外刊阅读课,每天打卡一篇或一段外刊,打卡满30天自动退款,我觉得对于不愿意自己找外刊资源且希望有内容解析的小伙伴在之后可以关注一下。

 

3、专业课

(1)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写作教程》);

【补充书目】彭兰《网络传播概论》;曹林《时评写作十讲》;刘海龙《范式与流派》;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圣才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习大大新闻思想讲义;传播学小王子

【四大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

【微博】抓马扣叔、我们喆、嵩老思、东君忆

【公众号】扣叔、东君忆、觅游新传考研、传播学考研必读、新传考研真经、爱传播新传考研(主要看看评论优秀作业开拓思路)。此外,新闻记者、新闻与传播、全媒派、知著网、RUC新闻坊等可以作为备考之外的了解学界业界动态的知识补给。

(ps:扣叔、我们喆、嵩老思和东君忆是针对新传的内容质量极高且公益的博主,备考两年我只在第一年报了针对暨大的某小众机构的实务班和模拟卷,其余几乎都是来自三宝和一些公众号的推送内容。所以付费报班和自己学还是见仁见智吧,用扣叔的话来说就是,都行,学会就行。)

 

(2)具体建议

【3-6月】预热阶段

3-6月简要梳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写作教程》,在目录或是各章节首页标记往年真题,便于抓住各书考察重点、重点背诵。除此之外,我还看了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以及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作为知识补充。

 

在笔记方面,第一年我购买了一位暨大学长的笔记资料,其中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中外新史以及采写编评等实务内容,有一说一,在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在售笔记里,这份笔记很良心了,对我帮助非常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中关于传播学的知识比较齐全,框架也比较清晰,全书基本上以5w的框架梳理知识点,我在制作笔记的时候也有参考(不过好像很早就停止出版了,我购买的是影印本),有需求可以去橙色软件搜索。二战的时候我主要是整合购买的笔记、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以及参考书目,再结合扣叔的公益笔记资料,对所有参考书列框架做梳理,整合成专属于自己的新闻学和传播学以及实务笔记。至于中外新史部分没有额外推翻重做,一是考虑到时间紧张,二是南昌大学对于中外新史的考察大多限于史料的记忆层面,少有深究,因此中新史我主要是在购买的笔记的基础上结合圣才这本书里有关中新史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外新史则是在扣叔的公益笔记的基础上补充缺少的内容,然后直接背诵。笔记大概制作完毕后,后续专业课基础的复习全部基于自己的笔记。

笔记制作可以参考扣叔的微博,其中给出了各参考书的框架、笔记以及整合方式,划重点,全部免费,宝藏博主!研究生考试除了考察专业基础知识,此外更多考察的是你的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资料在精不在多,切记不可盲目购买。

此外,可能会有非常多跨考的小同学存在复习初期参考书看不懂或是看的很乏味的情况,这很正常,没有必要过于焦虑就到处去购买其他学长姐的笔记和各种课程资料,据我了解非常多所谓的学长姐的笔记质量都很一般,甚至只是“抄书”,我在一战时能够购买到一份高质量的笔记确实连我自己都觉得运气不错。总之,能自己做笔记尽量自己做,没有基础或时间的话可以购买笔记,但一定要注意笔记的质量,同时在购买笔记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整理,变成自己的笔记,如此更加有利于后续的背诵记忆。

 

【7-8月】一轮强化

7-8月属于专业课一轮强化阶段。因为我是跨考生,所以背诵可以尽可能早地开始。进入暑假就开始专业课笔记的背诵了,在背诵过程中也会发展很多新的知识点,所以背诵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更新和补充笔记、更新框架的过程。背诵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起初的一遍两遍可能背诵时间相当长,且背完之后脑子里根本没有印象,但是只要坚持背诵,并且掌握一定的方法,后续的背诵会越来越流畅、背诵时间会呈现明显缩短的趋势。可能最初需要一个月传播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后期只需要一周就可以全部过一遍。经过一遍遍的反复背诵,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更上一层楼。背诵的方法因人而异,一战的时候我个人第一遍是机械背诵,从第二遍起理解背诵。对于我这个此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新传跨考生而言,传播学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确实比较难懂,第一遍背诵的时候完全处于一种不知所云的状态,为此我也苦恼了很久,看了很多经验贴。后来在微博看到觅游的侧影学长的经验贴,用他的话说就是“背诵的前提是理解、背诵的秘诀是重复、背诵的技巧是口诀”。第一句话,背诵的前提是理解。在第二遍背诵的时候我没有急于背诵知识点,而是每背一章之前,先看一遍,把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案例联系起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遍,比如符号互动论,当时我觉得这个理论很绕口,后来一想,这不就是说人们通过交往对他人形成不同的印象,并且根据印象采取不同的行动吗。即把理论首先简化为可理解的内容,然后在背诵过程中加以学术化的表达,如此对知识点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和长久。第二句话,背诵的秘诀是重复。在理解的基础上重复背诵是强化记忆的最有效方法。两年我都有使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诵专业课,但是很惭愧,我都没坚持下来...艾宾浩斯对于专业课背诵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断了一天的话,隔天就等着哭吧....所以我最终都选择了新闻学、传播学的知识一遍一遍的背,每天同步进行,上午用1-2小时背诵传播学,晚上1-2小时背诵新闻学。而中外新史和业务采用艾宾浩斯背诵,每天下午进行,各1小时,后期中外新史交互进行,如第一天背中新史,第二天背外新史,第三天中新史这样重复。背诵前期时间可以稍加延长,但各科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否则效率骤降。第三句话,背诵的技巧是口诀。比如舆论的特征(公共性、公开性、广泛性、急迫性、评价性)即“公公急广评”,提取某一个便于记忆的字,如此既缩短了背诵时间,又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性的记忆。

 

除背诵以外,院校需要考察实务的小同学可以开始实务的练习。采写编评在大部分院校的主要考察内容就是消息、评论和策划,也有部分院校会考察广告脚本、新闻评析,甚至暨大2020年初试中考察了记者手札。考察内容具体可以参考目标院校的实务真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消息、评论和策划之中,评论应该是最难的。我的评论写的不好...两年的目标院校都是以消息+评论的形式考察(以往南昌大学实务以消息为主,2021年或许是出于可能线上复试的考量,所以在初试中加入了评论的内容),第一年实务117,第二年119,所以实务这一块儿我就不给建议了,仅提供一些网页资源或公众号、书籍,各位可以按需关注。(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三评专栏;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爱传播-每年七月开始实务批改,每周公号会发布消息、评论、策划优秀作业,有助于拓宽思路; 曹林-《时评写作十讲》大部分考生的评论入门书,对于初学者理解评论写作非常重要,此外,曹林老师也有公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也可作为思路发散的借鉴,但我个人认为不太适合应试的考察)

 

八月起可以跟着扣叔整理专题了。根据扣叔每年给出的专题框架和论文,自己在知网等数据库补充相关论文,然后结合热点案例进行专题的整理。此外,微博博主东君忆也会提供一些高质量的、免费的专题整理内容,在此基础上做一些自己的补充,可以极大的提升做专题的效率。再就是一些质量较高的公众号的文章也可以作为专题的补充,推荐传播学考研必读、新传考研真经、觅游新传考研。如果说基础知识是地基,那么专题就是不断搭建的高楼,用更应试的话来说就是,基础知识帮助你回答名解、简答,专题则主攻论述。专题能够为你提供论述的逻辑、框架、理论和案例,从而拿到高分。所以专题非常重要!!!专题的整理没有终点,你需要不断的阅读论文、补充案例、更新前沿。在读论文期间,要做到的几点是搭建知识框架(训练逻辑思维,在考场上针对各类题型迅速作出判断给出答题框架,向老师展现逻辑能力和学术素养);培养学术表达能力(帮助你提升后期练题行文过程中遣词造句的专业度)、积累语料素材(包括理论、名言、案例等,为你的论点提供论据)、关注学界前沿(预测考题方向和考察重点)。

 

【9-10月】二轮强化

九月的学习内容大致就是延续七八月份的内容。经过暑期两个月的魔鬼背诵,九月的背诵压力会稍小一点,但还是保持每日重复背诵的频率,直到考前。实务保持在一周一次(消息、评论、策划均练)的练习频率。进入九月后,在基础知识背诵和专题持续整理的基础上,我就开始前期学习内容的输出了。搜集院校真题,一战的时候我是保持九月每周1-2道论述的练习频率,从十月开始逐渐增加,大概每周4-6次练习。二战在有基础的前提下,我选择了每天晚上计时一道论述题的练习。一来可以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二来有助于训练自己的学术表达和答题逻辑。备考两年,扣叔每年九月中下旬都会在公号推出论述题救命计划,再次划重点,质量极高且全部免费。相较于主流机构小几千的专题班,以及某些读ppt式教学,我只想说真香。向全世界安利扣子和宝厂。

 

【11-12月】稳定拔高期

仍然是背诵笔记、练习论述。进入11月中下旬我的专题整理就先暂停了,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期整理专题内容的回顾和熟悉,以及重点背诵我个人觉得各专题内好用、爱用、耐用的案例和语料,以提升论述作答的专业度。这一时期虽然专题暂停了,但是我每天都会看看关注的考研公号文章,保持对近期热点事件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在临近考试的阶段我个人推荐关注一些质量高、干货较多的公众号,这里推荐扣叔、传播学考研必读、觅游新传考研,这三个是我在后期看的比较多的公号,然后就是上文推荐的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版。后期的知识摄入量不比前期,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盘活现有知识。因此能不看的尽量不看,两年备考经验告诉我,从11月开始,某些考研机构就会开始传播焦虑,因此某些机构也因此被我归入了黑名单。其实不光是这一阶段,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复习永远要遵循少即是多逻辑,善用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行文至此,距离收到拟录取通知也有十余天左右了,从上岸的欣喜状态也慢慢冷静下来,开始思考下一步怎么走,两年内埋头只为拟录取这一个目标,目标实现之后才发现还有更长的路在等待自己。这是一篇很长、很啰嗦的经验贴,一来是为了纪念两年备考这段旅程,二来也是给更多的同学一个微弱的借鉴。其中包含很多个人意见,各位须根据自身实际判断采纳,切不可全盘照抄。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不论你最终是否顺利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都希望你前程似锦,万事胜意。愿岸上相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