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透明度,平台垄断:欧盟要向算法“开战”了?

歌德学院中国  歌德学院中国     2021-04-16      0

首页 > 头条

​​气愤、担忧、失望:推荐算法赋予那些能引发情绪的内容以优先权,这对于网络上观念或舆论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片(局部): © picture alliance/Sergey Nivens/Shotshop气愤、担忧、失望:推荐算法赋予那些能引发情绪的内容以优先权,这对于网络上观念或舆论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片(局部): © picture alliance/Sergey Nivens/Shotshop


对于我们在互联网上将会找到什么样的内容,也就是说网络会优先向我们呈现哪些搜索结果、视频或社交媒体帖子,少数几家互联网巨头公司正拥有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权。藉此,它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而且也建构着我们的政治态度。欧盟在2020年12月推出的《数字服务法案》(草案)旨在提高网络内容推送过程中的透明度。


作者:阿尔纳·西皮翁卡(Arne Cypionka) 





数据章鱼伸向四面八方张开的触手应该收一收了(数据章鱼是指拥有众多用户、并从中收集大量数据的网络平台公司。“数据章鱼”这个技术术语描述了这类公司像一只章鱼一样,通过向四面八方伸出触手来收集数据——译者注。)


我们时不时地就会在谷歌(Google)上搜索某则信息、或者通过跨平台手机通讯应用软件WhatsApp发送一条消息、或是到亚马逊网上商城(Amazon)买双新鞋子、或者登录到油管(YouTube)观看一段视频,又或是在照片墙的推送(Instagram-Feed)里接连不断地浏览……我们经常会在互联网上做诸如此类的事情,而一旦我们做出这些举动,我们就自动地与某些应用程序或网页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变得越来越集中,因为我们大部分的线上活动都是在谷歌、脸书(Facebook)和亚马逊等平台上开展的,与之相类似的大型平台还有WhatsApp、油管和照片墙。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收集个人数据基础之上的。这些年来,它们逐渐确立了准垄断性的市场地位:这些平台所产生的巨大的网络效应使得小型竞争者很难再进入市场;而且几乎没有哪一位互联网用户能够对它们产生任何影响。而相反,从网络平台公司的角度来看,这种局面却意味着,它们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我们会注意到网络上的哪些内容、我们在线上会读到哪些消息、接收到什么样的观念和舆论,以及有哪些产品会被推荐给我们。通过这些途径,这些网络平台公司不仅对我们的消费活动发挥着巨大作用,与此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政治态度。


被牢牢地封闭在过滤气泡中


这其中的关键便是:对于局外人来说,我们几乎无法弄明白,当网络平台为我们挑选和分拣出相应内容时,它们究竟依据着什么样的标准。比如,脸书、照片墙或油管上的哪些帖子会被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上,而哪些却不会。这一方面取决于是否是付费内容,那些需要付费的帖子会被强力推荐。除此之外,算法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它们分别为每一位用户做出个性化的选择,挑选出最合适或最能引人入胜的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放在显著的位置上。没有人能言之凿凿地说出推荐算法到底是依据什么逻辑运行的,因为那些源代码都必须严格保密。


图二注:谷歌、亚马逊、脸书:我们大部分的线上活动都是在数量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大的互联网垄断平台上进行的。| 图片(局部):© picture alliance/dpa/Jiji Press/Fumiyasu Nakatsuji图二注:谷歌、亚马逊、脸书:我们大部分的线上活动都是在数量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大的互联网垄断平台上进行的。| 图片(局部):© picture alliance/dpa/Jiji Press/Fumiyasu Nakatsuji


推荐算法(就是在收集用户某些方面的活动信息之后,通过一些数学算法,向用户推荐他或她可能喜欢的物品/对象/条目,目前这类算法在互联网上被广泛应用。推荐算法比较常用的有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向用户推荐与他们喜欢或曾经关注过的对象类似的事物;基于协同的推荐算法:其原理是用户会喜欢与之有相似兴趣的用户所喜欢或关注的事物,因此首先找到与此用户有类似兴趣的其他用户,然后将他们感兴趣的对象推荐给此用户;和基于关联规定:关联规则就是统计在购买了商品集X的交易中有多大比例同时购买了商品集Y,例如,买方便面的人大多同时也会购买火腿肠,等多种计算规则——译者注。)所产生的效果,及其运行机制一直都被严格保守秘密的事实,最终招致了大量的批评。同样被质疑的还有那些散布仇恨情绪的消息和有目的杜撰的虚假故事,即假新闻(Fake News)——它们也一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到目前为止,平台运营商从来没有诚心诚意地对这些现象表现出反对态度,并且他们总是把问题的重心转向用户应该自我负责、需要作出理性判断等方面去。而且,即便是在假消息的散布者那里做上标记、标明其误导性,但是人们也基本上无法对算法一如既往、一步步地煽动网络用户、将他们导向极端右翼主义这样的事实作出任何改变。


努力创造更大的透明度


为了对这种有害的发展态势加以控制,我们需要制定一些法律规定。欧盟在为大型网络公司制定基本规则方面做出尝试:这个机构在2020年12月拟定了《数字服务法案》草案(Digital Services Act)。不过,该法案还需要经过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的批准才能生效。这项法案规定大型网络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这其中包括全球用户数量超过四千五百万的平台,在未来需要向独立审计方公开其算法。除此之外,用户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关闭相应的推荐算法。 《数字服务法案》与自2018年起在欧盟层面上生效的《数据保护基本条例》(Datenschutzgrundverordnung)一样,它们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平台公司运营的透明度。而且,这项最新拟定的法案所设计的惩罚办法,可能会导致数额很高的罚金,因为这是与企业在全球的营业额相挂钩的,而对于大型的网络平台公司来说,罚款达到数十亿美元的水平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潜在的高额罚款也会促使企业按照法案要求增加透明度。《数字服务法案》在草案中还规定了互操作性(互操作性,也被称为互用性,是指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网络、操作平台和应用程序共同协作、共享信息的能力——译者注)义务,这样至少有助于打破大型网络平台的垄断地位,具体而言,例如像WhatsApp这样的手机通讯应用平台就必须与其他服务商交换信息。这使得小企业能够相对容易地进入市场。


@camilo jimenez | © unsplash.com@camilo jimenez | © unsplash.com


如果《数据服务法案》获得批准,那么它将是在规范垄断性网络企业这条道路上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对于网络企业的基础性活动,这部法案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因为人们仍然几乎没有任何可能限制这些公司在收集、评估和交易私人数据等方面的行为。由于非法内容将会更为迅速地被删除,因此虽然从根本上来看,这是深受欢迎的结果,但是也应该警惕连带而来的是过度屏蔽的风险。到目前为止,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脸书、谷歌和其他网络平台的做法都是不去冒险,因此宁可删得过多、也绝不删得太少。现在,经常会有一些帖子从网络上消失,它们既没有违反使用条款,也没有触犯现有的法律,这种现象会促使人们一再想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数据服务法案》中这个问题只是被小心翼翼地提起,即在支配我们的通讯、交流方面,我们到底愿意向大型网络平台企业和它们的算法出让多少权力?到目前为止,大型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强有力的行动者,它们几乎逃脱了所有的公共监督。如果《数据服务法案》按照目前的形态得以通过的话,那么它有可能对那些不受控制野蛮生长的枝枝叶叶加以修剪。用于规范数字媒体的基本法案将会清晰地确定新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而目前处于草案阶段的《数据服务法案》,则至少已经在这条规范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关作者:阿尔纳·西皮翁卡(Arne Cypionka)是报道数字化和网络政策方面的记者。本文版权为歌德学院、阿尔纳·西皮翁卡( Goethe-Institut, Arne Cypionka)所有。本篇文章可以在知识共享—署名契约的授权下使用,转载须遵守德国3.0版相同方式共享许可(Creative Commons Namensnennung – Weitergabe unter gleichen Bedingungen 3.0 Deutschland )。

翻译:董璐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