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军人”代永宁在纪检岗位上续写“老兵精神”

威宁多彩  威宁多彩     2021-11-09      0

首页 > 头条

​​在刚刚公布的毕节市最美退役军人评选中,威宁自治县纪委、自治县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代永宁被评选为全市最美退役军人。

  1987年,20岁的代永宁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在部队的四年里,他先后担任副班长、司务员、代理连队司务长等职务,因表现优异,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四年后,他退伍转业回到威宁。2005年,代永宁担任迤那镇纪委书记,开始奋战在反腐败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代永宁(左二)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005年,代永宁被组织提拔任用,成为迤那镇的纪委书记。刚刚上任,就在迤那镇的班子会上展现了他“铁”一般的作风和纪律。那一年,迤那镇莲花村党支部书记偷偷把县扶贫办发放给贫困户的脱毒马铃薯往家里拉运了几十袋。在得知这个情况后,代永宁就在班子会议上要求依法惩处这名支书。但是,班子其他人员认为,就几十袋洋芋,没必要那么较真,小题大做,村支书改正归还就行了。代永宁当即表示了反对。“这不是几十袋洋芋的事情,这是作风问题,是底线问题”。最后执拗不过,他只好现场要求班子成员在不追究责任的名单上签字并说明理由。这一招果然见效,乡镇干部们不愿意签字,只能依法给予了莲花村党支部书记警告处分。

  “那是我干纪检工作的起点,也是至今为止,让我骄傲的一件事。”代永宁一直记得这件事,这是他纪检生涯的起点,这个起点为他奠定讲纪律、讲原则的基础。

代永宁查阅资料

  说到纪检工作,他用“忙和难”两个字来形容。代永宁回忆,去年,么站镇群众反映该镇田上村党支部书记陈红军在村里吃拿卡要,处事不公,是当地的“村霸”。接到群众反映之后,代永宁所在的小组下村实地调查。但是案情要比他们想象中更复杂,反映情况的村民在实际走访中害怕被报复,不肯说出实情。针对这个情况,纪检小组决定换一个思路。既然白天不肯说出实情,那么就晚上10点之后再去试试。那段时间,他们为了这个案子,经常白天在办公室上班,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就开始下乡进村入户。一群人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调查案情、搜集相关证据,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终于把案情弄清楚,依法处置了陈红军。

  做纪检工作,忙在“白+黑”“5+2”,常常不着家;难在“法”与“情”难两全。

代永宁在部队留影

  从事纪检工作15年,也正因为代永宁一直坚持作为一个纪检干部的原则,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原本关系要好的朋友也因为他的“无情”而断了联系。

  “前几年,我一个老同学因为违法乱纪,中间一直试图给我送礼讲人情,到后来我连他的电话都不接了,最后他吃了牢饭,出来之后就没再理我。”这是代永宁经常要遇到的人情难。“作为纪检干部,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口,不该拿的拿了,不该吃的吃了,那是不行的。”用他的话说,那就是讲原则,这三个字从代永宁刚刚开始从事纪检工作就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正是这三个字指引着他在这个行业一直秉公办案15年。

  15年来,代永宁参与办理问题线索83件,查处驻村工作不扎实3人,留置10余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来源:多彩贵州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