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来了!来了!红月亮 "" 好美 "……11 月 19 日,农历十月十五,当长雀斑的太阳落下,一轮红 " 血月 ",缓缓升起。伴随时间的推移,月亮从月牙渐渐变粗,慢慢复圆,最终变成白玉盘挂在天上。
现代快报 + · ZAKER 南京联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及青鸟科普抖音号,对这场 " 月亮盛宴 " 进行了直播。" 以前只知道对着流星许愿,现在也能对着月亮许愿。" 很多网友表示,看了直播瞬间挪不开眼。
下一场 " 月食盛宴 ",要等明年 11 月 8 日再见啦。
你看,太阳脸上长 " 雀斑 " 了
这是一场太阳和月亮的 " 接力赛 "。
尽管 15 时 18 分,月亮已经进入初亏阶段。但由于太阳还没有下山,抬头看到的只是红太阳挂在天上。
大家对这场最接近月全食的偏食充满了期待。尽管天气有点冷,紫金山上的风也很大,但下午三点钟不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天堡城上就聚集了不少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和南京的天文爱好者们已备好各种观月神器,望着东边,静静等候。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右)
" 月亮什么时候才出现?"" 冬天太阳落山早,现在太阳被云遮住了。"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说,月食发生的位置跟太阳正好相对,月亮要等太阳下山才出来。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周团辉(右)
过了一会儿,太阳渐渐西沉,天边飘过来一抹红彤彤的晚霞。" 太阳是我们最熟悉的天体,但是也有它陌生的一面。" 现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周团辉科普起关于太阳的知识:" 太阳活动约 11 年为一个周期,今年正处在人类有记录以来的第 25 个周期内。"
周团辉说,太阳正变得越来越躁动,平日里圆润光洁的太阳,现在也长出了许多 " 小雀斑 " ——太阳黑子。此外,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也开始活跃了。照片中的太阳黑子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小小的。但周团辉表示,太阳黑子的直径却是非常惊人的,大小堪比地球。
太阳活动对人类有何影响?周团辉进一步解释称,太阳发脾气的时候对地球和人类有很大影响,例如极光、地磁暴、空间环境变化等都与此有关。
登场,一轮 " 血月 " 从山尖尖冒出来
一次月食有半影食始、初亏、食甚、复圆、半影食终五个重要时间点。
本次月食自北京时间 14 时半影食始、15 时 18 分初亏、17 时 03 分食甚、18 时 48 分复圆,历时 3 小时 29 分钟。最大本影食分为 0.978,非常接近全食,我国中东部地区可见食甚后不同程度的带食月出。
下午 17 时 03 分,已经到食甚时间,也就是月亮深度被遮挡的时刻。此时的南京虽然日落西沉,但晚霞满天,调皮的月亮还没有露脸。"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月食吗?" 相比实地赏月,在网络上,大家也都十分兴奋。对许多网友同样的疑问,王科超回答说," 可以的!"
17 时 20 分,南京城逐渐亮起灯光,此时月亮处于生光状态。
" 哇,出来了,出来了!"17 时 30 分,一轮 " 红血月 " 在紫金山尖尖悄悄冒出来,由于有雾,它有点朦胧。细细看去,此时的月亮,最下面是一道银边,像弯弯的小船。
为什么月亮是红色的?周团辉解释说,当日全食的时候,由于太阳光完全被遮挡住了,地球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全黑状态;而月全食则像变魔术,月亮不是全黑的,而是红色的。" 这是因为大气层中的红光穿透力最强,没有被吸收,投射出来。而其它光都被吸收了。"
" 很少这么认真地看月亮,太惊艳了!"" 氛围感拉满 "" 我现在就出去看月亮 "" 这些望远镜好酷,我想试试用望远镜看月食 "……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
复圆,看 " 白玉盘 " 挂天上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周团辉说,往常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大家抬头看月亮,都会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缓缓从东北方向的地平线上升起。而这次,由于是月食,所以,大家看到的是 " 红月亮 "。
不过,伴随时间的推移,月亮一点点复圆,只见它从 " 红月亮 " 渐渐露出本色,线条越来越粗。到 18 时左右,月亮慢慢恢复圆润身材。
随着月亮越升越高,18 时 48 分,一轮满月重现天际。圆圆的,亮亮的,照亮天宇。
下一场,明年 11 月 8 日 " 月全食 " 再见
这一场 " 红血月 " 你看到了吗,尽兴否?
如果错过了这场月食,没关系。明年还有,而且比今年更精彩。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明年 5 月 16 日和 11 月 8 日,有两场月全食登场。不过,5 月 16 日的月全食,中国处在白天,无缘得见。
2022 年 11 月 8 日的月全食,中国大部观测机会极佳。张旸介绍,这场月全食的持续时间长达 4 小时 47 分,食分高达 1.3589。当天初亏时间为当天 17 点 09 分 12 秒,食甚时间为 19 点 41 分 37 秒,生光时间为 20 点 49 分 03 秒。" 如果天气晴好,中国的公众会看到非常漂亮的血月,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阿里亚 储希豪 胡玉梅 / 文 顾炜 / 摄
(编辑 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