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扬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建设情况,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明昌岗、科技标准处三级主任科员刁劲辉参加会议并发布相关内容,宣教处处长钮立文主持发布会。扬州新闻、扬州日报、今日生活、扬州新闻广播、扬帆等媒体受邀参加。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强化行政推动,取得明显成绩,江都区、高邮市被省生态环境厅确定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试点地区。截止10月底,全市1073个行政村,已有1002个建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93.4%,农户覆盖率39.3%,已建设施正常运行率83.7%,完成了省生态环境厅确定65%、35%、75%的考核目标。
明昌岗介绍,下一步,将建立完善农村污染治理长效运行机制,实行县(市、区)“统一运维”模式,加强对运维单位的检查考核,推进建立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此外,持续开展“回头看”,建立健全排查机制,市级每年抽查已建设施比例不少于20%,全面梳理排查已建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现状,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问题,督促制定改进提升方案,确保已建设施长效稳定运行。
“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
共有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管理系统、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库、小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等13个子项目,系统实现了“一个界面、一张网、一个数据中心、一个展示大屏、一个数据交换平台、一套数据服务体系”。目前,6个已建成通过验收,3个正在试运行,4个项目正在建设中。
建设至今,“一张网”体系已发挥重要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织密监控网,并实现数据采集,倒逼责任落实。其中,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建成的小型空气质量物联网传感器自动监测设备,能够全天候监测PM2.5、PM10等污染物以及气象参数,并面向社会公开,河流水质自动监测岸边站的建成,可以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城区水质变化状况,极大提升了邵伯湖地区和城区水质分析预警能力,为精准治污提供决策参考,为江淮生态大走廊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驾护航。通过该系统,能够在更少打扰企业的生产的同时,又能保证监管不放松,今年以来,通过该系统共发现企业不正常使用排污设施的违法行为9起,处罚4起,罚款金额48万元。
刁劲辉介绍,接下来,将尽快完成江淮生态大走廊立体化大数据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并做好在建项目深化应用,加强数据共享应用,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