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古就有山岳信仰,受到密教等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宗教体系,称作“修验道”。而修验道的修行者就被称为“修验者”。修验道在明治时期被废止,修验者分属天台、真言两个宗派,不过后来逐渐独立出来,现在主要以本山修验宗、金峯山修验本宗、真言宗醍醐派等教团为中心积极开展活动。
修验者们认为,在山岳当中徒步修行,通过修行来体验超自然的力量,并且可以操控这种力量。因为他们常年伏于山中修行,就有了“山伏”这个名字,也可以写成“山卧”。另外,不论哪个流派的修验者都要历访诸山,因此也被称为客僧。
从教义上来说,山伏的山字是报身、法身、应身的三身即一,伏是人和犬的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表示无明(犬)法性(人)不二。这两个字说明了山伏和大日如来相同,是可以成佛的存在。
山伏在修行时身穿名为“铃悬”的法衣,脖子上围着结袈裟,头上戴着斑盖和头巾,腰上别着贝绪和引敷(坐具),系绑腿,脚上穿草鞋,有的还会负重。背上背的是肩箱,手腕上佩戴念珠,还要拿着金刚杖或锡杖,以及可以吹的法螺,这就是典型的山伏的装扮。
日本的中世时期是山伏最活跃的时期,他们通常在吉野(奈良)、熊野(和歌山)、白山(石川、岐阜)、羽黑山(山形)、英彦山(福冈)等地进行跋涉修行、加持祈祷,在战乱的时候就成了随军的祈祷师和间谍。
修行者以开悟和成佛为目标,在修行中可以锻炼自己强大的意志力,也能净化自己的身心,成为一个能为遇到困难的世人伸出援手的人。
举栗子来讲,山伏修行中有一种最典型的修炼方式,就是在瀑布下面打坐,被称为“水垢离”。这是一种苦修的方式,符合“净化”的要求,主要就是为了锻炼人的意志力和净化身心。“垢离”这个词是指向神佛祈愿时沐浴冷水的行为,类似的还有在寒冷的季节穿着单衣修行的“寒垢离”。
到了现代,山伏的数量急剧减少,但还是存在的。另外,作为日本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有游客可体验的山伏修行。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出羽三山”的山伏修行体验。出羽三山位于山形县,是月山、羽黑山和汤殿山的合称,从古代开始就是山伏修行非常重要的道场之一。其中汤殿山在开山期间,就会举行山伏修行的体验活动。
在体验过程中,体验者身着山伏的装束,跟着专业的向导翻山越岭,走过密林和瀑布,体验和大自然相互融合的境界。虽说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但是过程也是十分艰苦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了解一下,以后有机会可亲身前往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