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的钟吾大地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市委书记陈堂清满怀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真情、责任和信心,深入高流镇老范村调研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面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集成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攻坚,集聚财力投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市领导胡传栋、高跃、石祥雷、陈云浩参加活动。
高流镇老范村是我市水蜜桃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全村耕地1.4万亩,其中水蜜桃种植面积1.3万亩,高效农业占比超90%。陈堂清详细了解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桃产业发展及品牌打造、人均收入等情况。当了解到该村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0万元、人均收入超2万元时,陈堂清非常高兴地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要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为切实提高水蜜桃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该村去年着手新建水蜜桃冷库及交易中心,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在项目现场,陈堂清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指出,冷库和交易中心建成后可形成果品加工、冷藏物流、交易平台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切实提升了水蜜桃品牌的竞争力,对促进新沂水蜜桃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要继续围绕提升农产品冷链流通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后服务体系,从产地集配中心、冷库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入手,推动农产品变成标准化高附加值商品,把农产品产业链增值更多留在乡村、惠及农民。
冬日暖阳下的范北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幸福美满的年味扑面而来。陈堂清兴致勃勃地走进农户家中,问收入、聊家常 “今年多大岁数?”“现在的生活还可以吗?”“一年老两口收入有多少?”......村民告诉陈堂清,自己今年已经72岁,仍老当益壮,老两口承包了30亩土地种植桃树,今年可上市,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红火。陈堂清欣慰地说:“看到你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陈堂清要求各级各部门在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时不能一刀切,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真正把好事办好。
随后,陈堂清漫步村内,查看该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了解村基础设施配套。陈堂清说,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要继续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积极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见缝插绿、见缝补绿,加强公共空间、庭院绿化美化,强化道路水系、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现有绿化成果,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波光粼粼的范蠡湖,蜿蜒曲折的游步道,风格独具的观景亭,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陈堂清边走边询问范蠡湖生态修复情况。陈堂清强调,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治理,抓好水源涵养提升、湿地保护恢复等工程,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让“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百姓。
陈堂清还来到老范村乡践中心、新沂农业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等处调研。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陈堂清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认真书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内涵实质、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力“五大振兴”,努力为乡村振兴创样板、树标杆。
陈堂清要求,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乡村振兴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乡村振兴是未来最重要的任务,乡村振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乡村建设行动要以人为本,社会组织应该转型为社会企业,乡村振兴需激活生态资源价值,乡村振兴要重视在地化知识,乡村振兴不能只让农民种地,要发展社会化农业,乡村振兴需要复兴乡土多样性文化,要允许城乡自由流动。当前,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图片
要系统实施,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在乡村发展方面,要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要守住耕地红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减少农田污染,提高耕地地力,使“粮田”变“良田”,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要发展富民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在乡村建设方面,要全域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常态化开展“四清一治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和农田、交通沿线、镇区、河道四个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要强化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保障建设。要尊重村民意愿,激发内生动力,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切实把惠及农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乡村治理方面,要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平安乡村建设等方面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引领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激发群众参与活力,提升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要强化法治和德治建设,培育传播文明乡风,大力开展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为引领,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
要强化责任,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要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层层压实责任。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加强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要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要广泛开展群众监督,利用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履职情况的有效监督,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会上,市农业农村局汇报了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高流镇、双塘镇及高流镇老范村、邵店镇朱圩村做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