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交织茫然日
——从对比角度读文天祥《小年》
文/罗新博 罗洋
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这首诗通篇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文天祥在小年这一特殊节日里的百感交集:对家乡的思念,视死如归的决心。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燕朔与江南相对,燕朔指文天祥当下所处境地,是时,文天祥被囚禁在元大都,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处境下他却遇到了“小年”这一原本美好的节日,所以他说“逢穷腊”,就是在悲痛之中,他又回想起曾经在江南的时光。
第一句写近处,写当下;第二句写远处,写往昔。这里是时空上的远近、今昔对比,近处的是悲,远处的是喜,在一南一北的直观时空拉伸中,我们更能体会到诗人那透彻心扉的悲痛之情,曾经的幸福都已远去,今日的悲痛不知何时消散。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小年日,世人都在享受团圆之乐,但诗人却在用自我生命对抗国破家亡之悲惨现实,以凛然正气将赴死期。这里在悲喜对比上更进一层,体现了直抵生死的深层对比。
后四句作者把视角转到身边景象,鸦噪与鸿飞形成对比,鸦噪暗指身边元军的聒噪、而鸿飞则指自己意志的高远,最后写自己曾经的高阔辽远的志向,与现在的茫然四顾形成对比。
第五句与第六句是空间上的远近对比,而最后两句则是时间上的远近对比。
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首诗精妙的结构美,八句诗通过各个维度的反复对比,凸显出年关时的悲凉、国破后的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