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故伎重演,重复使用老套路,咱家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指出过,没想到他们如此密集反复操作,只能说美国人有点着急了。
老套路: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CPI同比增长7.5%,高于市场预期的7.3%,为1982年2月以来的新高;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继续“炒作”乌克兰局势,致使地区紧张再次升温;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国际原油当日飙涨4.47%,创出了2014年8月份以来的新高!
这种老套路,曾经在1月24日,美元冲击重要压力位时,出现过。在美元突破压力位后,很不凑巧,美元又跌回了1月下旬区间,成为继续推动地区局势升温的内在原因之一。
美国在这个关键时刻,反复在乌克兰问题上制造麻烦,真实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制造危机,转移国内通胀矛盾。
乌克兰危机会造成两个结果,美元走强与原油走强。在美元石油大背景下,原油上涨与美元上涨,直接造成其他主权国家货币贬值,被迫花费更多的资金去购买石油。由于美元同期也在升值,美国购买力反而在提升,美国本土通胀压力减轻。
一句话:美国可以通过制造局势危机,将国内通胀压力,转移到全世界。
对于全球的投资者而言,除了要关注美国的“老套路”之外,还要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不按套路出牌”。
2021年11月22日,美国民主党总统拜登提名共和党背景的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2022年2月4日,美联储宣布任命鲍威尔为临时美联储主席,以等待美国参议院对鲍威尔提名连任美联储主席的批准。
也就是说,鲍威尔将毫无悬念地连任。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个问题:当年,共和党出身的特朗普,提名共和党背景的鲍威尔出任美联储主席,以替换掉民主党背景的耶伦,引起很多猜测,当初主流观点认为鲍威尔更容易“听指挥”。
而现在,拜登上台后,他甚至有理由像当年的特朗普一样,将美联储主席换成“自己人”,而拜登没有这样做,足以说明,鲍威尔能力出众。
鲍威尔的首次“不按套路出牌”:
2019年8月,美联储决定终止缩表,并且开启了新一轮降息,这超出了美国主流金融界的认知,因为多数观点认为,美国的利率还没完全恢复正常化,并且特朗普对美国利率干涉过多,鲍威尔有“妥协”的嫌疑。
标志性事件:就在当月,美国前四任美联储主席,发布联合署名文章《美国需要一个独立的美联储》,除了直言抨击特朗普之外,鲍威尔被“裹挟”的弦外之音,溢于言表。
咱家之所以称这是鲍威尔的首次“不按套路出牌”,是因为他的这一抉择,抛开立场,超出了大多数金融同行们的认知。
鲍威尔的第二次“不按套路出牌”:
倘若说鲍威尔的第一次“不按套路出牌”为市场褒贬不一的话,他的第二次操作,得到了美国经济专家们的广泛认可,并且都佩服得心服口服,同时也为他挽回了声誉,这或许是拜登提名鲍威尔的真正原因。
2020年初,由于大流行冲击,美国金融市场遭遇暴击,股神巴菲特“活见久”式的美股崩塌,无疑诠释着美国即将深陷一场更大的危机。
而美联储式的“救赎”,给市场吃了个定心丸,那就是“无限量量化宽松”政策,将美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美股在2020年底,再次刷新了历史新高。
我们只能感叹,美国有能人!
这个能人是谁?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而现在,美国通胀高企,当华尔街精英们高喊2022年将加7次息的时候,咱家感叹,能够喊出这样“鬼故事”的人,不是在恫吓市场,就是“本本主义”者。
鲍威尔“不按套路出牌”,实际上人家是“实用主义”者,而非“本本主义”者,或者说不是我们所谓的死读书的人。
死读书的人,在2019年看到美国利率还未完全恢复正常化,就认为仍需要继续加息;认为美国当前通胀高企,就要玩命加息!
常识推理,倘若2022年美联储加息7次,美国经济将会如何收场?2020年那场救赎,显然白白给断送掉了,一旦经济陷入萎靡,再下猛药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
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鲍威尔是一个法学博士,非经济专业出身,是历任美联储主席履历中所罕见的,这或许是他能在经济领域不按常理出牌的底层逻辑。
鲍威尔可以说是一个“外行指导内行”的成功案例,很多专家,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反而成了他们的桎梏、挣脱不开的“牢笼”,在关键时刻,很难有打破固有框架的底气。
闲闲财经认为,美国大放水来得快,想要退出,不仅一波三折,甚至可能还会非常痛苦,并非华尔街精英们认知上的“非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