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安前锋区一工厂内突然警铃大作,紧接许多以湿巾捂住口鼻的员工纷纷跑出工厂大门,周边群众也被通知紧急撤离……究竟发生了什么?
别慌,这是前锋区与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行的氨气泄漏应急处置演练现场。
按预定演练内容,几分钟前,两名外来人员潜入该公司行窃,因被安保人员发现,在慌乱中把手中的钢管扔进了三期氨区内,结果造成液氨储存管道阀门法兰损坏并爆裂,大量液氨气体瞬间喷涌而出。因事发突然,导致赶来查看的值班人员吸入过量氨气而中毒昏迷。事故发生后,该公司立即启动氨气泄露应急处置预案。消防、医护、运行、维护等应急人员快速响应,第一时间迅速赶赴现场,按指挥部指令各负其责、快速有序地展开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
安保人员迅速控制两名盗窃嫌疑人后,第一时间拨打了报警电话,前锋区公安分局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嫌疑人被带走作进一步调查。与此同时,穿戴好防护服的抢险救援组已把中毒人员抬到安全区,进行现场急救,并通过120急救车送往前锋区第二人民医院作进一步处理。公司消防队2辆消防车在前锋区消防大队消防车的配合下,对泄漏点进行覆盖式喷淋,稀释氨气。环境监测组对现场及周边空气中的氨气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至现场临时指挥部。当氨气浓度上升至一定范围时,立即发出报警声,警戒疏散组在事故现场拉起警戒线,氨区员工和周边群众在专人指引下及时向上风口疏散。于是,这才出现了开头人员疏散的一幕。
经过半小时紧张有序的应急处置,经环境监测合格,停止消防水稀释并回收处理,清扫周边卫生,确保安全后解除应急预案,演练至此结束。
演练负责人表示,本次演练是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活动,有助于推动国家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培养和提高群众安全意识,检验和提升相关企业单位在发生氨气泄漏时的应急处置及协同作战能力。
PS:氨(NH3)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具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无色刺激性气体,易液化成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为氨水。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随时都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一般说来,生产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³,当人接触氨气浓度达到140mg/m³~210mg/m³时可明显感到不适,达到553mg/m³时可立即出现强烈的刺激症状,3500mg/m³~7000mg/m³浓度下可立即死亡。
液氨是基本无机化工产品之一,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主要用来生产氮肥、复合肥料、硝酸等。对火力发电厂来说,液氨通常作为还原剂的脱硝系统被用于脱除锅炉燃烧产物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即NOX,以减少大气排放,保护环境。
来源:天下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