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主要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充分利用岷江和玉垒山的山形水势和自然资源,设计出这样绝妙古今、千秋万代的水利枢纽工程造福人类,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堪称中华文明划时代的里程碑。
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面对桀骜不驯的岷江水,遵循“道法自然”的科学原理和人文精神,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火攻玉垒化为离堆,把曾经逢雨必涝的成都平原润泽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遍地桑麻、满目稻麦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囯秦朝时期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