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同心圆”志愿者风采第五期:战“疫”一线的青春力量

上海临港  上海临港     2022-05-14      0

首页 > 头条

2022年1月,一批市级机关选调生干部来到临港新片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基层锻炼。他们是一群刚刚从国内知名高校毕业,并经历过一年居村委基层锻炼的90后、95后年轻人。3月中旬以来,随着上海疫情防控进入战时状态,这些年轻选调生们冲锋在前,在“疫”线的不同岗位上助力临港新片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展现出青春的力量。


防疫指挥部的“仓库管理员”


疫情突然来袭,作为统筹临港新片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防疫办”化为防疫指挥部,开始进入“作战”状态。疫情最吃劲的时候,有三位选调生在这里坚守。



熊昊裬的基层锻炼部门就在防疫办,随着3月以来疫情形势逐渐严峻,社会发展处基层锻炼选调生郑昊楠和党群工作部基层锻炼选调生袁俣也加入其中支援工作。据三位选调生形容:“这里仿佛是一个高速运转的疫情数据中转仓库——辖区范围内从居村到企业各类主体每天的核酸检测数据,上级防疫部门及各条线反馈下来的核酸异常数据,阳性病例待转运人员数据等都在这里集中。”三名选调生就像仓库管理员,要确保每一个入库数据的准确,并继续对接好入库后的诸如转运、沟通解释等事宜。应对大量的数据核对与沟通协调,三名选调生每天都要忙碌到凌晨2、3点,三个人反复核对无误后才能安心睡上一会儿。


在工作中,他们感悟到,看似无情的数据背后,关系的是一个个生命,影响的是一个个家庭。年轻的肩膀在历练中更加厚实。



让居民安心的“配送员”


路辰是生态处基层锻炼的选调生,自3月28日浦东开始封闭管控以来,他开始负责南汇新城镇范围内的物资保供工作。涉及到专项物资配送、企业捐赠、外省援助等保供物资的对接事项,对外的联系人都是他。



截至目前,南汇新城镇辖区范围内的居民累计收到保供物资近10批。这其中,离不开路辰所做的工作。为使物资顺利且相对同一时间发放到每户人家,他每天进行着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对接物资方,联系居委会,两只手机的电量一天都不够用。派送保供物资的过程中,他实际跑遍了临港主城区的全部小区,从一个新来乍到的年轻干部,成长为临港主城区的“活地图”。


工作中,他时常会碰到催促物资的电话,货车司机不耐烦的问询等等。特殊时期,尽管工作让人疲惫,他对每个人的不容易都感同身受。特别是过去一年在居委会的工作经历,让他对基层的工作充满理解。他说,“他能够做到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让自己多跑路,把物资及时分发到每家每户,共克时艰!”


守护园区企业的“青年店小二”


王彬和徐天舒是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基层锻炼的选调生。疫情以来,他们和处内其他留守在单位的同事一起编入疫情防控园区企业组,承担起整个临港新片区园区企业疫情防控的全流程工作。



“园区企业组就像是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帮助企业解决疫情期间的各类需求。”王彬说。工作中,他负责对接5家大型国有企业,800多名职工的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以及企业和职工封闭管理期间的各类生活保障和突发状况。一段时间以来,经常往返于管委会和企业之间,王彬从一个刚学校毕业不久的“本本族”,驾驶技术越来越熟练。



除了直接配合企业现场的防疫工作,徐天舒还在后方参与园区企业组的协调保障和数据台账工作。园区企业组共有9支小分队,对接不同规模的企业。为使核酸检测点位和医护人员的安排做到最优,他常常和带教领导安排方案至凌晨。


近日,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王彬和徐天舒又紧张的投入到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的保障工作,继续做好企业的“店小二”,为疫情下的企业复工复产做好物资、生活等各方面支持,帮助企业防疫和生产两手抓,两手硬。


疫情的锤炼让青春闪光。战“疫”一线,临港新片区基层锻炼的选调生们或坚守岗位防疫阵地,或化身为各种角色的志愿者,展现了青春的力量,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呈现。相信在这些年轻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赢取大上海保卫战的最终胜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