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这也掀开了我国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崭新的一页,在实施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对改革缺少相关的经验,以至于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举措过硬,管理过多的情况,市场主体的活力迟迟得不到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迟迟得不到落实,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到了后来,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全新的论述,对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界定,这才让改革的脚步越走越快,让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历史和现实证明,政府的职能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推动市场有效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工作,尤其是加快转变政府的职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但就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着制度规则不够统一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较为突出的问题。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一定要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政府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的确在市场经济体系的框架之下,一些较为突出的经济问题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均衡好各方的利益,才能够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但是如果政府进行过度干预的话,那么必然会伤害到市场主体的权益。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更加高效,更加简约,更加公平,更加透明的服务模式,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对于民营经济的态度和对待国有经济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这点不能够长期存在,因为在改革的进程当中,市场的规律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无论是民营经济还是国有经济,都应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应该在一个相同平台上相互竞争,政府不应该出手进行干预,这样就是在拉偏架。
时至今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这一点必须要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毕竟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让市场的大环境变得不够明朗,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保护好民营经济,尤其是保护好中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后续的高质量发展是具有重要影响的。
政府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这一点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