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有不为”,老子两千年前说过的话对当前防治新冠病毒的启示

化身为黑武士  化身为黑武士     2022-05-28      0

首页 > 头条

道教 “有为有不为”,老子两千年前说过的话对当前防治新冠病毒的启示
自2020年冬春之交以来,新冠病毒的出现,给人类留下深刻而不可磨灭的印记。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依旧全球肆虐,导致全球近两百万人失去生命。每天看新闻,公众的目光都转向了健康与医疗。但与此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关注的是环境的健康。新冠病毒与地球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有什么关系?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又会怎样影响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呢?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无可伦比的文明和文化。人类的发展是得益于地球丰厚的馈赠。人类文明发现到现在,得益于地球给予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人类仍面临着十大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1、新冠病毒与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可能有关系。
全球变暖的危害很容易和极端天气、海平面提升,以及濒危物种灭绝联系在一起。季节性流感、肺炎和全球变暖之间,似乎看上去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关联。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传统医学和现代流行病学都认为,传染病的发生、蔓延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和相对湿度等与病毒性肺炎的传播有密切关系。新冠病毒病毒爆发往往就是在,冬春季节最高气温相对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小,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下。
气候变暖引起气候带的改变,会引起疾病传播的地理分布扩大,增加了疾病的传播。肺炎病毒在亚热带气候带更常见的原因,是由于亚热带要经历一年两次的气候变更,导致一年有两次周期性的流感病毒爆发期。
气候变暖还会助长动物传媒疾病的传播。由于气候变暖及其引起的环境变化,助长动物传媒疾病的病原体的存活变异、传播,如随着气候变暖,病原体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形成新的传染病,或是某种动物病原体与野生或家养动物病原体之间的基因交换,使病原体披上新的外衣,从而躲过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新的传染病。
多年来,无数的专家警告说,如果持续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非法贸易野生动物,不仅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也会让地球变得不健康,最终就会影响全人类。新冠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就像之前的许多其他疾病一样,如果我们继续肆意妄为,新的病毒还会从动物跳到人类身上。
正如专家们所言,这场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疫情并非天灾,而是人祸,是贪婪的人类不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最终自食恶果。无论是十七年前的“非典”或是这次新冠病毒发生,都在不断地告诫人类要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的动植物和谐相处。
2、老子的“无为无不为”究竟是什么?
《老子》是一部春秋时期的一部哲学著作。哲学可为各个学科提供指导思想。然而,《老子》又不完全是纯粹的哲学著作。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出现,其目的决不仅仅为了研究哲学,更非为了空谈,其目的,是为了“治国”。道家,实质上是“治乱”的一种方略、一种主张。
老子思想的中心概念是“无为”。老子管理思想的中心概念也是“无为”。在短短5000 言的《道德经》中,“无为”两字竟出现了12 次之多,与“无为”相关的内容更满篇皆是。可见“无为”这个概念在老子思想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子》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无为”。老子学说的最终目的是建构“无为”的思想体系。
要理解老子“无为”的本义,必先弄清“自然”的本义。在老子那里,自然无为是相关的整体,“自然”与“无为”是二而一的。“自然”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老子》中,它出现了5 次,它出现的频率虽低,但极有权威性。“道法自然”(第25章),就是这种权威性的典型表述。
什么是“自然”呢?老子所讲的“自然”,绝非指自然界,也非“自然科学”所说的“自然”。自,是自在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自然,说的是自然而然,是客观事物的天然物性,固有的本性。“自然”决非人类活动的结果,也不带任何主体意识、主观意图。“自然”是与“人为”对立的一个概念。“自然”,指的是规律,它是客观的。“道法自然”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说,“道”就是客观规律。“道”既不是外界力量所授于,也不是人的意志所产生,它的本性是客观存在的规律。
老子认为,对任何事情,都应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可逆客观规律行事;对任何事物都应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而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强制它,制约它,任其自由伸展,这就是“自然无为”,而不是人为地添加不必要的作为,或逆客观规律的强作妄为。要顺应自然,顺应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才是“无为”的本义。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五色,是青、赤、黄、白、黑,泛指多色。五音,是宫、商、角、徵、羽,也即今日简谱中的1、2、3、5、6,泛指多种声音。五味,是酸、甜、苦、辣、咸,泛指多种美味。口爽,是指味觉迟钝。畋,是指猎取禽兽。行妨,是行为颓堕败伤,伤害品德操行。
这段话是说:过分追求色彩享受,最后必定弄得视觉迟钝,视而不见,眼花缭乱;过分追求声音享受,最后必定弄得听觉不灵,听而不闻;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最后必定弄得味觉丧失,食而不知其味;过分纵情于骑马打猎、追逐鸟兽,最后必定弄得心神不宁,神不守舍,人心放荡;过分追求金银珍宝,最后必定弄得行伤德坏,行为不轨,身败名裂。因此,体道的圣人,生活简朴,只求安饱,而不求官能和声色享受,宁取质朴宁静,也不求奢侈浮华。
那么,在今天的现实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为”是否已绝迹,“无为”是否已没有必要再加以强调了呢?
环境保护要求做到人与自然融合,中国哲学叫做"天人合一",老子的哲学思想的朴素认识,其实就是老子所说的“道”,“道”其实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与自然融合的一种最和谐状态。现在的人通过科学一类手段不停向自然索取,其实就是违背了老子说的“道”,违背了客观存在的规律。老子讲的是无为而治,就是说对待环境要有所“无为”,即不能用人的力量或过度使用人的力量来破坏自然环境。当然我们应一分为二的来对待老子的这个观点,要肯定与自然和谐“无为”的相处,不破坏自然,又要否定过分的敬重自然,不赞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保守性。
当人类跨进21世纪的时候,为了推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人类所面临生态环保危机。由于天人关系的失衡而造成的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根本上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正确地认识与处理天人关系,有必要从道家哲学中吸取生态环保智慧,从而推进这一问题的解决。老子根据“道法自然”的价值观,提出了他的生态环保思想。
3、老子的“无为无不为”思想,对我们认识当前新冠病毒肆虐的启发
在2020年冬春之交,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人都宅在了家里无法出门,而人类活动的减少,这些正是老子所说的“有不为”的做法,也让许多地方的环境出现了一些改变。对于全世界来说这种环境突然改善的方式真的很戏剧性,也许更是应该让人们得到了深刻的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新冠病毒促使我们国家对野生动物的贸易和消费,采取了更严格的规定,很多城市发布了野生动物禁令,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地球,这颗蓝色星球,是我们所有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在当代社会中,必须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以创造绿色和谐家园,共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