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通胀,是否会影响物价?国家发改委回应!

  • 直新闻
  • 2022-06-18 12:30:23

​​ 6月16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例行发布会,针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物价形势、生猪价格等方面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国内CPI能够完成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

针对当前全球普遍高通胀情况,我国物价是否会出现波动受到普遍关注。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物价继续平稳运行,上下游价格走势更趋协调。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2.1%,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回落至6.4%,涨幅比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5月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通畅稳定,PPI环比和同比均继续回落。

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会上回应表示,展望今年后期,我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生产稳定、供应充足,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具有坚实基础,国内CPI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能够完成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

中国物价水平远低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

不过,疫情以及通胀压力仍然是构成当前CPI的主要影响因素。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英国CPI同比涨幅分别达8.6%、9%,继续创40年来新高;欧元区CPI同比涨幅达到8.1%,再创历史新高;不少新兴经济体CPI涨幅超过10%,少数国家甚至达到50%以上。

而PPI方面,5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国际油气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粮食价格继续走高。

孟玮也指出,国内物价平稳运行,是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较大通胀压力的背景下实现的,成绩来之不易。

“中国物价水平远低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继续对全球物价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她表示,尽管地缘政治冲突仍扰动国际能源和粮食市场,我国国内口粮自主自足、煤炭资源能够满足需求,加之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发力,预计后期PPI涨幅有望进一步回落。

图片


 

生猪价格回升会会大幅上涨吗?

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肉类产品,猪肉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对于生猪生产和消费都十分重要。孟玮表示,自去年6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生猪价格合理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猪肉价格连续两个月出现回升。据孟玮介绍,生猪价格自低位反弹30%左右,回升至生猪养殖平均成本线附近。这也意味着,目前价格回升幅度属于合理范围。

孟玮表示,从期货市场看,今年9月、11月和明年1月到期生猪合约价格逐步抬升,反映了市场对后期价格回升的预期。但也要看到,当前生猪产能合理充裕,4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77万头,处于产能绿色区间,生猪价格出现前些年非洲猪瘟时期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猪粮比价将运行在总体合理区间。

“两加快、两促进” 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

近期,国务院出台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出了六方面33项措施,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会上,孟玮介绍,在稳投资促消费方面,重在“两加快、两促进”。“两加快”是指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进展情况监测和调度;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包括加力推进重大引调水和骨干防洪减灾等水利工程项目、沿海沿江码头泊位和航道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具备条件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促进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两促进”是指促进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做好重点项目投融资对接相关工作,推动出台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促进大宗消费,推动家电回收目标责任制相关企业加强银企对接,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作者丨王贝妮,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宋菁菁,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