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36个教基考点记忆口诀!!!

  • 小文老师ww
  • 2022-06-18 16:46:10

​​1、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实际职工 ”

分为工具性课程

知识性课程

技能性课程

实践性课程

 

2、 课程计划的构成:“ 顺治计划周年分木头 ”

学科顺序

课程设置(课程计划)

学周安排

学年编制

课时分配

培养目标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 “ 抢吉普 ”

强制性

基础性

普遍性

 

4、 课程设置的特点:

小学+初中“ 发吉普 ”——发展性、基础性、普及性

高中“ 选时机 ”——选择性、时代性、基础性 

 

5、课程标准的构成:“ 前课内实录 ”

前言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

附录

 

6、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 教综老师开生字课 ” 

综合性/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

自主性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理念:“ 鸡回去立着言 ” 

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

回归生活世界

立足实践

着眼创新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

 

8、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泰目斯(思)过 ”

 泰勒的目标模式+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9、课程实施的运行结构:“ 安分严选贵族瓶 ”

安排课程表

分析教学任务

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组织教学活动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0、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呵呵简名可可 ”

合理性

和谐性

简约性

明确性

可传播性

可操作性

 

11、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A.“ 目的是死李玟 ”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

B.“ 背书过程师母打PP ”

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

背景评价

输入评价

过程评价

成果评价

 

12、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民主多数发炭 ” 

民主性

主体性

多样性

技术性

发展性

探究性

 

13、 儒家思孟学派提出的学习过程-“ 学问思辨行 ”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14、 教学过程的结构:“ 激灵巩运茶 ” 

激发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15、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 两小主直接两巴掌 ”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统一

 

16、教学原则8个:“ 寻思找阴凉,冯巩理直发  ”

巩固性

因材施教

量力性

循序渐进

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

直观性

启发性

A.巩固性原则:“ 该李组长扩充巩固了 ” 

理解

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B.因材施教原则:“ 屈才异解 ”

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差异

充分了解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C.量力性原则:“ 实时量力 ”

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时代特点

D.循序渐进原则:“ 系主任抓住救命稻草循序渐进地游到了对岸 ”

系统性

抓主要矛盾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D.思想性与科学性原则:“ 特提环保 ” 

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

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阿联在乡下训练运球技能 ”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G.直观性原则:“ 宣讲语 ”

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H.启发性原则:“ 两小主动手独创启发原则 ”

发扬教学民主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动手,通过解决实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17、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班课时 ”

以班为单位

按课教学

按时授课

 

18、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坛论读书 ”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19、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参演 ”

参观法

演示法

 

2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练三实 ”

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实践活动法

 

21、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心情 ” 

欣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22、讲授法的方式:“ 演述解读 ” 

讲演

讲述

讲解

讲读

 

23、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科学的语气死板迂腐,不灵活 ”

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语言要清晰简练要有启发性

板书

辅以其他的教学方法汫授方式要灵活多样

 

24、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刘备问计孔明,启用其归入账下 "

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难易要因人而异善于启发诱导 

做好归纳、小结

 

25、 教学组织形式:“ 自学参道,大小个特 ” 

A.道尔顿制

(1)作业室按学科分设,室内陈列各科的参考书、图标及实验仪器供学生使用;

(2)废除班级授课制,学生根据各科作业大纲自行学习,教师担任指导者;

(3)实行学分制,年级递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自由度。

B.特朗普制

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相结合

 

26、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教师拿着课程2教学生重难点 ”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课程性质和特点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

学生年龄特征

重难点

 

27、课的类型:

A.根据教学的任务:“ 新巩纪检 ” 

新授课

巩固课

技能课

检查课

B.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严复练演讲 ” 

演示课

复习课

练习课

实验课

讲授课

 

28、 教学评价的原则:“ 整治科科 ”

整体性

指导性

科学性

客观性

 

2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程序:“ 背上作业去辅导成绩 ”

备课

上课

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0、教师如何备课(备课的要求):“ 三备三计 ”

备教材

备学生

备教法

学年/学期计划

课题/单元计划

教案/课时计划

 

31、依据记忆规律有效的组织复习:“十次方知味”

1.复习时机要得当

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间隔复习、循环复习

2.复习方法要合理(两多两结合)

(1)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2)复习方法多样化

(3)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复习次数要适宜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注意用脑卫生

 

3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煮花生特见效”

主体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有效监控原则

个人效能感原则

 

33、观察的品质:“精刻面目”

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精确性(q和p)

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深刻性

 

34、记忆的品质:“准备劫持”

敏捷性(快)      

持久性(久)                      

准确性(准)                              

准备性(用)

35、思维的品质:“横向广,纵向深;与他独,与己批;灵则变,敏则快;逻辑、严谨是中心。”

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36、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理解目的精加工,组块编码重方法”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⑤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