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警后药取了疫防了,都守本分!上海除颤仪家属当时要是懂就好了
- 沃吉也
- 2022-06-24 08:46:00
药取了疫防了,各方各得其所,何错之有?
如果丹东父女看病事件在舆论关注之下,女子申诉成功还可以免于案底,更是完美结局。回想起两个月前上海救护车出借除颤仪事件曾经引发激烈讨论,到底借还是不借,这次丹东给出了完美的现实方案。

先说回丹东事件,先理清三个事实:
一、热搜标题是女子看病被阻,但事实是女子是去取药,并且明确医院会把药送到楼下,不会进医院当然也看不到医生,因此看病的说法是标准的标题党。
二、女子虽是黄码,但有社区开具的出行证明,但同时女子也承认证明是自己的,随行的父亲并没有证明。
三、药已经拿到,女子表示会配合疫情防控大局,但随后会进行申诉,具体申诉诉求不得而知,但应该是针对目前面临的行政处罚。

全程视频因为角度所限,很难复现整个细节,但从结局来看,参与的各方都在自己的立场上,守住了责任,达到了目的。
女子尽到了孝道,父亲拿到了药品,警察守住了责任,如果舆论关注之后,女子还能免去相应的处罚,可以称得上是个完美结局了。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两个月前,上海救护车出借除颤仪的事情,但那次的结局与这次就不一样了。

除颤仪事件不复杂:当时某小区家人出现严重病情需要急救,现场需要除颤仪,但前来的急救医生并没有此设备,于是家属就拦下另一辆途经的救护车,要求借用该车上的设备。
但另一辆救护车也正在执行急救任务,车上也有待抢救的病人,随车医生按规定无权外借除颤仪,所以与家属发生争执。最终被家属录视频曝光后引发激烈讨论,最终随车医生被离职。
涉及医患专业知识,具体细节不讨论,但当时讨论后有一个广为网友认可的观点:那就是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谁需求得更多,谁就应该主动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因为规则是针对普通情况的,如果发生了特殊情况,规则一时不能完美适应的时候,那就需要当事人自己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除颤仪事件中,如果家属能强硬借走除颤仪或者自愿写下愿承担一切后果的字据,随车医生未必会全力阻拦,这是一种成年人生存的智慧,大家懂得都懂。
言尽于此,期待舆论的进一步关注,能让丹东这次事件能真正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