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好空气!广东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巨大变化
- 深圳商报
- 2022-06-24 21:15:59
读创/深圳商报驻穗记者 姚嘉莉
好山好水好空气,广东生态环境质量已发生巨大变化。6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专场。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介绍了广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情况。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提供
“在经济总量长期领先和人口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和改善幅度持续走在全国前列。”鲁修禄介绍,广东大气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先行,连续七年全面达标,2021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4.3%,PM2.5年均浓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率先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和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率先转入以臭氧防控为中心的攻关模式,率先构建大气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
绿色日益成为广东发展的鲜明底色,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0.13%,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8.7%;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碳普惠机制和碳捕集技术等试点示范工作,截至2021年全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金额分别为1.997亿吨和46.1亿元,为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作出有益探索。
广东水环境质量实现重大改善,原有9个劣V类国考断面全部消劣,527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茅洲河、练江由污染典型变为治污典范;2021年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89.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0.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广东的好水在全国是排在前面的,是非常好的、非常安全的。”鲁修禄说,广东水环境保护在坚持保好水、治差水这两个方面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指导下,广东进行了一轮全省全覆盖的新的水源保护地的划定,理顺很多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无论是供水安全还是水质保障等都系统地予以解决。此外,还对全省在用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开展定期监测,对环境状况开展调查评估。以深圳为例,对水源保护区调整科学规划,并通过工程措施,让水源地保护得到较大提升,也让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善。
审读:王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