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究竟该准备什么?很多人第一步就做错了!

  • 警研教育
  • 2022-07-01 08:49:31
​​图片



你才是政治老师呢,你全家都是政治老师!

不瞒同学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老师特别担心找不到对象。家里人被问到时,会骄傲地讲,是老师,但不讲是教啥的。
因为不少人觉得,当老师的人性格都多少有点“特”,加上政治学科“呆板”的印象,即便自己风流倜傥,同样是捏把汗。
但女老师就大不一样了,大家会觉得,她们工作稳定还有时间带孩子...不愁嫁、很抢手。
所以我们那时算不上热门专业,老师当年也是调剂。而现在的行情可是变了天了,某些名校的相关专业硕研招生,火得一塌糊涂。真不知道该替你们开心,还是替你们开心。

过来人,很清楚你们对这科的所有情绪。

其实本科时,大家已经学过考研政治的内容了,他们出现在公共课里。
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如果印象模糊,你把垫在床角下的书抽出来看看,就能想起来了。作为政治老师,思想道德修养绝对过硬,因为大多数时间要面对的,不是空荡荡的教室,就是空荡荡的人。
我很多本科学生,只有在期末时,才知道我并不是个穿着老头衫的秃子。

考研就太不一样了。

大家都清楚,考研失败固然可怕,但隔壁老王家孩子考上,更让人揪心。所以无论心里有多少只草泥马在奔腾,也都卧薪尝胆。
校园期末考的成绩,跟老师是不是放水有关。而你们上岸,老师是真有成就感。我们目标一致,就是要政治拿高分,我的教学目标也很简单,帮你上高分。后面也会介绍一些上高分的要点。
如果你打算躺平,那么作为接受了十几年优质教育的中华儿女,即便裸考,过个国家线也不成问题,然后可以洒脱地划走这篇文章了。
但,只要想上岸,政治就必须拿高分。因为

政治这科最实在,真提分。

就说其他公共课,谁能短期内给你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
这科特点就是模块清晰、逻辑紧密,学起来非常直接明了。出题也都“呆萌”,不需要费尽心机揣摩,不像数学那么“城府”、英语那么“狡诈”。
光是马原和毛中特,试卷中占比就过半,所以不难看出,重难点在哪里。而题型方面,主、客观题各占一半。这么多年判下来,我悄悄滴佐证一下,“得选择者得天下”,不假,材料题分差,不大。
但材料题的字迹和排版,真的很重要,差个一两分也并不稀奇,每年学生都有吃这个亏的。你们考哪科都一样,阅卷老师碰到大篇幅的书写时,是眼前一亮还是两眼一抹黑,你懂的。

政治这科最简单,上手快。

考纲里明确说了,要“再认或再现学科知识”,同学们,这啥意思?就差直接说考你勤不勤奋了。
要说难的话,一般都卡在马原。这部分包含马哲、政经、科社3个部分。其中,马哲与政经,概念和术语较多,相对抽象,难在理解,重在感悟。尤其马哲,它既考选择题又考分析题,灵活性与运用性要求都很高。
咱们文科生得谦虚些,你自己清楚,高中学那点东西,早都还回去了。咱们理科生也自信些,你们的抽象思维都很好,刚好适合学。

但,千万别跟自己较劲。

这部分,“你以为”应该怎样不重要,书上怎么说才是关键。
这个年纪,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尤其当下的年轻人,个性解放。但是考研的话,就要懂得思想上的谦虚和退让,书上说了是啥就是啥,别犟。
但我们反对生搬硬套。如果“熟搬软套”应该就没毛病了,毕竟考纲都说了再现或再认。22年解析题第一题,就是考你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概念和辩证关系,这不又一道给分题吗?
考试通常都是换汤不换药,一些命题规律我也会给你点到。放心吧,出题组不会傻到问你“两暗一黑三起源”哲学解析。
这部分的知识点,一旦掌握了,化成灰你都认得。

马哲,不白学。

谁的青春不迷茫?老师也一样。
初识马哲,除了感叹于人类智慧,也解决了很多成长的烦恼。于是高中时就学很溜,大学时期末考也是全校第一,那可是人才济济的地方哦,嘿嘿。
而生活中遇到问题,老师也都是先自查,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嘛。大家也会发现很多人,无论多大年龄,总是先去找外因,找别人的不是。
我丈母娘和丈母爹都是这样...给孩子烧水前,不看水壶里有没有水,直接干烧,然后还会来问你,为啥不把水先装好...这样的例子很多,但是再举怕是回不了家了,哈哈,带孩子很辛苦,还是很爱他们老两口啦。
你们也都会有备考规划,“预则立”嘛,而执行计划的同时,还要注意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想起自己大学最后一年,突然想开了,想给信仰找个归宿。于是跟导员申请入DANG,导员问我是想考公还是进国企呀?我只自信地说了句,“我信这个”。导员的表情管理当场崩掉。哈哈。

雀食,人总得信点什么。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不少同学觉得毛中特生硬、史纲无趣,那是因为你功夫还没下到位。一旦下到位了,你还会发现他们不止生硬无趣,还很难下咽。
但老师看得到,你们从来都是不服输的,咱们中华儿女向来就是有鼓劲儿,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一大立党二大立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对吧
其实历史本身就是财富,无论它曾是辉煌的还是屈辱的,都可以以史为鉴以史为镜,也是我们走向伟大复兴的营养剂。
对于咱们个人而言,读史可以明智,可以开阔思维、提升宏观格局;也让人更感恩过往、珍惜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老师从朋友圈能感受得到,你们这代年轻人的正义热血,是空前的,尤其是咱们考警校的同学。这正是祖国的样子,青春的样子。

或许你没那么高觉悟,只想考研。

大家备考的,是警校研究生,作为预备警官,政治不止是必考,更是必修。
咱们看,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第一项,都是学习公司的发展背景、企业的文化理念。这点家长朋友们应该深有感触。因为高度融入的员工,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未来。
而国家大力选拔人才,更是如此。
常听大家说,政治是考研中“正三观”的科目。咱们公安学考研不也都考公基么?那么,正就正呗,也没什么不好。就像人民警察誓词中,也有“四个忠于、一个服从、一个听从”的指引。
况且各位上岸后,绝大部分是要进入体制内的,而且很多同学发展得都很好。那么有朝一日春风得意,你积累的政治修养,都是最傲人的谈资。

或许你没那么大理想,只想考研。

那么你需要不同的钥匙,去解锁不同的学习模块。拿毛中特来说。
近几年命题方向上,喜欢理论考点和社会热点相结合。而在分析题中,也常与史纲相结合,所以这部分要和史纲、时政结合备考。
还要注意各种“扣帽子”的细节,像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质要求、本质特征、重要保障是什么,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首要问题、基本问题都是什么等等。
我会引导大家去理解、去区分,也会给大家更有效的小技巧,让你好下咽、好消化。
就像大家都觉得,想提神,那就喝咖啡。而我给你的建议是:把咖啡弄洒。

不同学科的课堂,就该有不同的样子。

警研君跟我约稿的起初,很难下笔,有点后悔非要给这个面子。因为政治这科讲太深或者太浅,都不合适,于是看了同事写的文章,才受到了启发。
这科太过花哨就背离了知识本质了,也不成体统。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嬉皮笑脸地引经据典,都是耍流氓。想把纯正的知识内容讲给你听,但一纯正,你们就满脸生无可恋。
所以我平时也经常看看脱口秀,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把课上好,又能让你们上好课。
其实也是在自我平衡,避免年纪轻轻,就成了马路上聚堆的大爷,动不动就指点江山、共商国是...哈哈。而且都说男人过度沉迷于政治、经济、社会,会导致贫困,孩怕。
不过讲这科的老师,确实都造诣深厚,也带有浓烈的后现代学究气质,所以也有好好倒扯倒扯自己,免得被你们嫌弃油腻。
话说回来,咱们课上要做的,仍旧是传道授业解惑。相同的知识点,你听我讲一遍,印象会很深刻,但自己看好几遍,都不一定记得。课堂就是这么神奇。
至于刷题,马哲部分可以早一点介入;考虑时效性,其他部分可以靠后。刷题的目的大家都知道,不过要提醒自己:

有遍数≠有效果,有效果≠有效率。

这科不像你们专业课那样,学校有指定教材。
所以老师讲课是用自己的课件,而长年讲考研政治的都明白,无论谁的教参或者哪个团队的教辅,多少都有主观色彩。所以我支持大家,博采众长。
你知道的越多,就明白知道的很少;而知道的越少,就会知道的越多。
喝最烈的酒,消秀荣的愁,老师也懂,你们可以大大方方地在我课堂上看这些。至于哪个模块、哪种题型都用谁的,你们师兄师姐都烂熟于心,问问他们。
学科发展很成熟了,市面上的资料供过于求,所以要注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实良莠不齐。
就像有些人,明明可以直接抢你的钱,却非要塞给你一本资料。
去年考前,就有学生花大价钱买了本保命册子,后来才发现,这命是保在了2020年。老师不挡别人财路,点到为止。

历史不能假设,却可以重演。

考研人常讲,备考就像“黑屋洗衣服”。而政治这科,完全可以做到“开灯洗袜子”!
衣服面积大,洗的时间长。但袜子不同,小巧可人,你可以放在最后洗,只是,要更用力地搓...政治就是这样一个科目,老师也会燃烧自己,让你们时刻看到洗得怎么样。
学的好不好,答不答的出来,不用上考场,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老师带过太多学生,对咱们彼此都有信心。

考研政治,生如夏花。

这个梗大家应该都懂,大多数人都是暑假左右开始备考政治的。
俺们考研政治老师,更是生如夏花之绚烂,然后死如秋叶之静美,入冬前再最后“诈尸”一次。
尽管每年花期不长,老师长年也都在汲取营养。比如喜欢积累重要会议的金句,关注时政热点。像最近的“唐山”,前阵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的“教育”名词动用,等等。这些积累,不一定会立竿见影地给你回馈,却会成就你的阅历。
尤其在这样一个内卷的时代,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就是学习的能力,比别人学习快的能力。
建国后动物不许成精,现在成精的都是小孩子。我外甥刚上小学3年级,连相对论都讲的头头是道,你看吧,再不学习我都对不上话了,哈哈。
而学习本身是有趣的、幸福的、有成就感的,即便前面加上“考研”。
研路漫长又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尘埃堆得多了,也就自成高山;星辰现得少了,宇宙留于心怀。
你们这代人,就是把中华民族送到世界中心的一代人!你们每个人都终将成为时代的一座高山,而不屈的信念也注定可以跨越天地。
老师很荣幸,做此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