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7月1日 流水账
- Geo21217
- 2022-07-04 13:10:50
毕业离校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总感觉有些东西没被表达干净,所以一直想要写点东西。我一时想不到有趣的组织方式,也找不到优美的文辞、漂亮的比喻,不如就用流水账的形式记下来。
6月21日
21号,我起得很早,要去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明明可以随便找个借口推掉(我很早之前确实是这么打算了,不想参加任何仪式),但是bird给我打电话说我们班就去三个人,好吧,我得承认“限量”会让原本普通的事物变得有意义。我十分钟内洗漱完毕、穿好学士服,就骑车向目的地飞驰了。由于一天前,我刚刚改变了行程,需要提前一天离校,这使得我最后一天的日程变得越发拥挤。虽然没有按要求穿长裤和黑鞋,但也畅通无阻地进了场。快要拨穗的时候发现自己把学士帽落在共享单车上了,又狂奔出去找学士帽,还好找到了。拨穗仪式上,给我拨穗的正好是校长,我超级紧张,因为确实没反应过来。他笑着把我的两个证接过来,又交还到我手里,说:“好,毕业了”,我连声说谢谢,然后匆匆忙忙转头合影。这时直播镜头刚好切到我和bird,我们也算拥有一张珍贵合影。
赶回宿舍工作一会后开始打包行李,接着拖箱子下楼,发觉自己力气很大,进而想到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这么年轻不怕累的时刻了。gold觉得我的状态有点吓人,给我吃了点藿香正气胶囊。在楼梯道遇见apple,我卖力拖行李什么人也看不到,她突然来问我要不要帮我。我因为流了太多汗在眼镜上都双眼模糊了,仅凭声音听出来是她。我说不用,然后继续拖,她转头走了一会又折回来,说还是帮我吧,我就又笑着说不用,给她表演了我是怎么省力拖行李的。没想到这就算是道别了。
拖着小推车走在路上,我又遇到了马路对面的water,她也看到了我,我就看着她坏笑,不说话,她也一副看穿我的表情对我笑,也不说话——这就是我和water之间几乎约定俗称的打招呼方式。在这个学校,我有一些不算熟、也根本算不上朋友的同学,有趣的是跟这些人一打照面就想笑。
第一句给我留下鲜明印象的“毕业快乐”来自summer,我想请她帮我还学士服,因为第二天凌晨就要离校了。我去敲门,在她宿舍门口她抓着我连着问了几个问题,把我问得特别想笑,突然觉得这个人很可爱,真诚、直接、藏不住话。她最后问能不能来荷兰找我玩,我说没问题啊,然后就跑着下楼要忙其他事了。跑到楼梯口,只听她大喊一声“毕业快乐”,我也非常快乐地回头喊“毕业快乐”,那一刻真的很放松,觉得与这个学校、这个学校里的人的关系都随着毕业变得松弛了。
最后的道别发生在我和我的单车之间,在我骑上它、听到它链条转动的声音时,我一时没忍住,拥有了可称为因离别痛哭的经历。还好我没卖掉它,至少它以后还是ss的车。我的车车非常重、结实,每个修车师傅见了都说好,还说我的车不好修,因为难拆。前几天重看《四月物语》时猛然发现松隆子骑的那辆车和我的车结构很像,这才想起来当时买车的时候,卖车的爷爷提了一嘴这个车是日本产的。在大学拥有一辆形影不离的自行车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啊。
6月22日-27日
关于毕业旅行的决定都是在两天前做的。直接原因是澳门疫情,间接原因是离别情绪真的是在最后两天才变得浓重的。说到这里倒有一些阴差阳错之感,原本不太想去毕业旅行的我去了,一直想去毕业旅行的stop没去,如果我说我倒是很感谢这点阴差阳错听起来还有点怪怪的,因为如果我按原计划没去,stop就必然去了。
我原本不太想去毕业旅行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很享受一个人玩。两年前独自去小岛的旅行给我留下了很难忘的回忆,我觉得一个人玩太自在了,所以不确定更多人给我带来的乐趣能比我自己给自己的乐趣多。其次,我喜欢100%掌控我的生活,不喜欢妥协、折中等等。现在看来,以上这些原因其实都在暴露我的缺陷,我不擅长团队合作,有时过于自我、封闭。不过,毕业小岛行给我留下的记忆实在很好,我现在不那么确定我最喜欢一个人玩了,如果还有机会我愿意再来一次。另外,我实在是很爱大海,跟小岛也算有缘分,以后一定要再来找ss带我逛村子,找goose带我去中部。
现在去想,两年前我都没有和大海合过影,晚上回酒店之后就是对着电脑孤独地看录摄音乐剧,还需要时刻对下一程的时间、交通方式紧张兮兮,今年的旅行虽然去的是同一个地方却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原本我以为会因人数增加而无聊难挨的等待时间其实可以很快乐,而且这给了我在一个地方驻足的理由;现在我有六双眼睛,可以看到很多独自旅行时看不到的风景、风景的细节,更重要的是,我还可以张开我的嘴去讲话,不会一整天一言不发。由于独自旅行主要依靠公共交通,我需要周密地设计自己的行程,尽量减少花在交通上的时间,可以分几次干的事最好一次解决;但是现在我们租了车车,我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在宠物座上听歌看风景了,交通时间也不再那么可怕了。而且我还吃到了很多只有和一群人分享才会好吃的东西,吃好吃的实在是太令人满足了。


我记得两年前坐在从三亚湾去亚龙湾的公交车上时,我收到了辅修社会学申请通过的消息,当天晚上很开心地去酒店吃了海鲜自助;而今年毕业旅行时,我又在路上收到辅修合格的消息。也是在两年前,我在还没有接触理论知识时第一次具备了社会学的目光。在豪华酒店的电梯上,我对再生产有了实感;晚上躺在沙滩椅上看海时,我对同样在海滩流连穿梭的、只不过背着一大兜椰子的人,产生了悲悯;在酒店照全身镜时,我开始审视自己身上虽然不多、但仍可被称为特权的东西。所以,当我这次在小岛收到自己的辅修证书时,回忆起这两年来的更多思考,还是会有些感慨的。感谢大海、感谢社会学。
我也记得,这次旅行刚看完海的某天晚上,我接了一个爸爸的电话,说我寄的三个箱子到家了,他本来想加点钱让快递员帮忙搬上去的,结果快递员什么也没收自己搬上去了。我脱口而出“这也太划算了,我寄行李才花了100多”,然后我爸爸纠正我,说这不是划算,这是令人感动。我也瞬间觉得很惭愧,可能是因为我的年轻、物质上不够有安全感,我经常无意识地拿金钱去衡量各种事情,但这本身是需要被质疑的,这也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事情。

因为这次整个旅行都住在亚龙湾,所以我们拥有了很多看海的机会。我爱大海,可以说100遍。如果有可能,我猜让我看一整天大海也不会觉得无聊。我出生在山城,一个被小山包包围起来的城市,就是因为地形原因,这里曾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那些说山(陆)和海代表两种不同格局、态度、甚至文明类型的说法,我还挺赞同的。我出生在山里,我就一直向往海,当然这不构成必然联系,我的意思是,大海确实是我可望不可及的事物,这种渴望会驱使我一直向外走。在不能每天看海的日子里,我很喜欢看海洋主题的画作,我向很多人描述过这种感受,“既恐惧又想要”。所以,我试图从海边向深处走的时候态度是痴迷的,有时我想我情愿被吞没。我还记得《星际穿越》里的一个场景,超三维空间里的海浪从远远的地方向人物推过来,一开始电影里的人和观众看到的都是一条黑线,接着大家发现那是一道浪,一道异常高大、具有倾覆感的浪,我当时觉得非常兴奋,害怕,又想多看几遍。不过,这次旅行看到的海都是温柔的,沙滩也那么地细软,我爱它的平和与宽容。
我们还一起去看了南海大观音,上次旅行我也去了,虽然已经忘记了上次去那里许过什么愿,但这次就当是还愿吧。烧香的时候我的手被香灰烫到了,一道明显的疤痕留在拇指指根,这种灼伤的痛感一直提醒着我,在提醒我什么呢?不恰当的类比,在所有和信仰相关的事情上,我都是路德派。如果真的有一个神,那么我相信神的宽容、明理,所以我不那么在乎禁忌。在大堂内众多的观音像中,我印象最深的(或者说我最喜欢的,如果可以这样讲的话)是不二观音,我喜欢它的寓意,相比迷人眼的成就,我更希望神灵赐我不二之心、赐我勤劳勇敢。最后,从我大三拍天主教相关的纪录片到现在,我对人类的意义世界还是很感兴趣。小时候看家人笃定地烧香拜佛,现在看到我的同龄人们用不一样的方式同样笃定地表达信仰,这之间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吗?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森林,站在面向大海的山上,这几天去过的地方可以一览无余。我非常珍惜这段吹风、看云的时间,以至于没有想别的事情。
从小岛回来的这几天陆续看到几个在朋友圈找同伴一起毕业旅行的,突然觉得一拍即合的毕业旅行很难得,也是因此,离别可以变得苦乐参半。
Last, it’s clear that we hid different secrets from each other during the trip, but I’m sure that it was all out of innocence.
6月28日-7月1日
旅行一结束,我就回老家看爷爷奶奶了。二伯正好在武汉办事,把我从武汉接到仙桃。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他至少打了五个电话,全部都是在交际。他不怎么像我小时候那样多地跟我说话,但是他很会用隐晦的方式教人。观察他很有趣,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之后见到了奶奶,奶奶在我眼里和之前没太大变化,只不过拄了个拐杖,走路反倒很快。还是和以前一样,说话永远不累,不停地问我吃不吃、喝不喝。
第二天,我们赶在我上班前去医院看了爷爷,在我旅行的几天里,爷爷摔骨折了。爷爷得了老年痴呆,已经不认识我了,姐姐说他前段时间在当小孩、找妈妈,这段时间在打麻将,说的都是牌友相关的事情。我看见爷爷躺在床上,不得动弹,又瘦又倔强的身体像是可以从我身上提炼出的一个部分,也就是我某些性格的来源。在医院等电梯的时候,我遇到一具封好的尸体,几个人抬着,不是担架也不是棺材,但我知道那是尸体。我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很奇怪地,没有任何感觉,我还以为我会害怕。
这几天我都在大伯的厂里吃饭,这是一个很大的修车厂,有各种各样的坏掉的车,可以脑补下这些车都是怎么撞烂的,车主现在在哪,乘车人还在不在世。我觉得这里的饭很好吃,如果我胃口能好点一定会吃很多。每一餐都有一大桌菜,大伯、大伯母还有工人都坐在一起吃饭,奶奶端着碗坐在旁边矮矮的椅子上吃,奶奶只吃素菜。其他时候,我会在大伯的办公室呆一会,他非常忙,但是会见缝插针地问我出国的事情。问到荷兰在哪里,他让我帮他在电脑上查下世界地图,过了会我的外甥拿出来一副世界地图、一个地球仪,我就给他们指荷兰具体在哪个位置。奶奶并不知道荷兰在哪,但是她很支持我出国,只让我注意安全。以前我写过一篇《新名字的故事》,讲到过我奶奶和我姥姥的差异,类比下刚才提到的山和海,我想姥姥应该代表着山,奶奶则代表着海。
我带着小外甥写了两天作业,说是我带他,其实我压根没管他,他就是在我面前变得非常乖,这种时候我才能感受到一点小姨的身份感。他这几天一直在玩魔方,已经能靠公式把三层都拼好了,我实在自愧不如,小学时对着魔方说明书最多把第一层拼好。我让他教教我怎么拼,他就很快地给我演示,虽然我没看懂,但我发现他是在抖音上学会的,这还蛮有趣的。
比我大一岁的哥哥最近刚刚结婚,早婚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变化,我只是觉得他长得更强壮了,我们身体的形状是有某种相似性的。他也很会交际,和我住在仙桃的其他哥哥姐姐们一样,我在想,如果我也从小在这种大家庭里长大,是不是也会长成另一种性格的人。他告诉我他也刚从三亚回来,我又想起二伯也说自己上周在海南,但我们互相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会互相打扰。看,中部长江地区的家庭分裂如此。
再说到仙桃这座城市,我其实没有很深的印象,我爸之前说这就是个大农村,我很奇怪,问他仙桃不是城市吗?这次回来我就留意到了,这确实是个非常小的城市,整个城市的气氛非常有乡土气息。比如,我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大家好像都相互认识一样地讲话,后来发现这就是这个地方的特点,彼此像住在一个村子的人。
我将要回家、去高铁站那天,原本以为会有一个很沉重的道别,没想到却是轻巧的。奶奶没有跟去高铁站,对我说“再见,宝宝”,是的,看起来我们还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