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基本面研究——天平已向空头倾斜

  • 棕榈期货手
  • 2022-07-04 13:20:02

​​一、DMO政策约束力息微

从7月1日开始,印尼将允许企业出口的棕榈油数量从目前国内销售量的5倍增加到7倍。回顾本轮调整,3月份印尼约定DMO,为出口数量的30%,即允许出口数量为国内销售量的3.3倍;5月20日将DMO调整为1000万吨,3月DMO数量为881万吨,按21年全年出口2270万吨(印尼工业部报告,USDA数据为2800万吨),即DMO为44%;6月允许出口量5倍,即DMO20%;7月DMO为14%;

即政策路径为30%——44%——20%——14%,按21年出口量,14%即保证国内317.8万吨供应即可,暂不清楚DMO执行细节,按最严格来看的话,只需保持国内总库存超过317.8万吨即可,按照目前印尼的库存水平及产量,政策的约束力几乎消失了;

 

二、印尼国内涨库问题难解

目前各渠道估计印尼库存超700万吨,按照4月产量426万吨,出口量209万吨,21年国内月均120万吨消耗,每月累库100万吨;6月政策开始加快出口,总审批量达到240万吨,即使在此出口量下,每月仍能累库60万吨;若需库存降至400万吨水平,每月出口量起码达到350万吨(比目前出口量高150万,按去年最大口径USDA数据,月均230万吨,亦需每月增加120万吨)持续5个月,到年底库存达到400万吨;但即使在上半年,俄乌战争最紧张时期,4月印尼也只出口了209万吨,马来出口100多万吨;下半年进入增产季,原油需求且不说增加多少,因高油价削弱需求的情况下,要维持目前消费水平亦存疑;印尼在这个节点上,仍能每月多出口或多消耗至少120万吨的方法是啥?只有生柴这条路了。

 

三、生柴能否贡献较多消费增量?

印尼近期也宣布,希望尽快实现B35;(据印尼棕榈油协会(GAPKI)副主席托加·斯汤刚在一次行业会议上称,2021年印尼生物燃料消费预计为707万吨,低于2020年的723万吨。)按照GAPKI在2022年3月的预测,本年生柴消费量为882万吨,比21年734万吨同比增长20%,已经是较为乐观的估计,若按B35推进,按照混沌天成研究估算生柴消费在7、8月给予17%的环比增幅(B30变成B35);我们按照最乐观估算,剩下半年在GAPKI的同比增长20%基础上,调增17%,即下半年同比增长37%,723/12*137%=82.5万吨,较原估计882/12=73.5万吨,每月多使用9万吨;对于去库的作用真的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再看欧盟生物柴油用量占比,棕榈油在欧洲生物柴油原料使用量上占比达到17%(2020年),对应原料355万吨棕榈油。按此前的政策,至2023年棕榈油的使用上限将在265万吨,至2030年将面临全部淘汰。

2022年6月9日,据欧盟生物能源公司报道,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ENVI)已经投票通过,将基于农作物的生物燃料限制在用于交通运输中的生物燃料总使用量的一半以下,并在2023年前逐步淘汰基于棕榈和大豆的生物燃料。较此前2030年全面淘汰提早7年;若欧盟仅考虑本地区内不使用棕榈油与豆油作为原料生产生柴,则棕榈油需求预计减少260万吨左右(USDA数据),豆油需求预计减少100万吨左右(USDA数据);或棕榈油需求预计减少460万吨左右(Oil World数据),豆油需求预计减少100万吨左右(Oil World数据);

若欧盟考虑本地区内不使用棕榈油与豆油作为原料生产生柴以外,同时限制以棕榈油、豆油为原料的生柴的进口,则棕榈油需求预计减少320万吨左右(USDA数据),豆油需求预计减少200万吨左右(USDA数据);或棕榈油需求预计减少520万吨左右(Oil World数据),豆油需求预计减少200万吨左右(Oil World数据);

欧盟生柴淘汰棕榈油的量,远大于印尼国内推行B35的增量,可能甚至要达到B45才能平衡欧盟较少的量;

 

四、总结

最后引用混沌研报的总结:供应端,前两年的高利润造就了对棕榈树的高施肥量,目前开始兑现,在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没有恢复的情况下,G2(马来印尼)棕榈油产量已超去年同期;需求端,压制通胀成为最大的主题,欧美已达成共识,或通过货币紧缩压制全球的商品和服务需求,抑或是抛弃生物燃料来削弱食品通胀。这都利空食用油的需求。棕榈油大势已去。

(干货,整体上观点较为接近,但机构就是数据完善逻辑完善,咱小散的研报输出精力和时间分配比不上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