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新发展方向
- 陈文鸿
- 2022-07-04 17:40:22
习近平访港提出香港要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也要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这应该是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要求的最新版本。表面上看,是三旧一新,但在新的国际形势与挑战底下,无论新旧都不可能故步自封,都要有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格局。
以航运与贸易为例,香港在疫后便不能只是恢复,也难以从恢复中把一直以来的成就重建。国际形势的变化,一是国际供应链受疫情冲击,开始调整,全球化的趋势正在逆转,但同时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的生产基地重要性提高。二是乌克兰之战,美国与西方正加速把世界和国际市场分割,重演冷战的旧貌。香港与内地容易陷入美国与西方的制裁之中,发展将会受限制。
一如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香港不应放弃原有的西方市场,但不能不防范西方用政治制裁来打击香港的航运和国际贸易,以此伤害中国的发展。与西方为主的全球化供应链的连接应尽量恢复,在西方还未全面颠覆全球化供应链之前香港要加紧抢占市场,使之更难从全球化供应链倒退与脱钩。特别是在当前高通胀危机下。西方受国内政治限制,不敢过于以政治替代经济,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可能还有所顾忌。
与此同时,香港应积极开拓新的航运、新的国际贸易。例如航运方面增加对新兴国家的连接。如内地中欧班列正转为南向东南亚、南亚,更趋多式联运的灵活发展。香港可与珠三角加强中欧班列以达俄罗斯,南下印支半岛,以及从中亚转入西亚、印度、中东一线,利用西方制裁形成的市场空间和当地重建和发展的契机。珠三角在中欧、中亚班列,以至与印支半岛的连接一直落后于江浙和西南各市。香港大可以大湾区的名义带头推动,以香港作为枢纽。一是利用沿海铁路,通往北部湾入越南;二是经湘桂通云南至中老、中缅经济走廊;三是接日韩沿海,通往东南亚;四是连上俄罗斯远东海港,甚至打通北冰洋航道。香港可发展成为俄罗斯、中亚、中东与西亚、南亚与中国内地、东亚、东南亚的贸易枢纽,利用香港地缘优势,进行海陆空多式联运网络的重组。东盟已是中国内地最大贸易伙伴,香港与东南亚有长期的紧密关系,当地发展潜力巨大,也是内地供应链的主要配套基地。香港把航运、贸易,以及国际金融转向东盟,应是长期优胜的战略。
把旧的内容更新改变。香港的航运贸易还可另创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