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人,虽未触及,却照耀着你

  • 人民法院报
  • 2022-07-05 01:05:09


一个95后男生的手机备忘录里应该有什么?


是女朋友的生日和喜好?

还是每年都写但总也完不成的计划?

又或是要抢购的新款篮球鞋?


填满云南省文山市人民法院干警李家敏手机备忘录的,是120多名隔离人员的生活需求。


“小孩还小,需要奶粉。”

“老人需要降压药……”

“帮我买一袋洗衣液吧!”

……


“谁带了孩子,谁有既往病史,谁情绪焦虑……”李家敏一脸自信地说,比他们自己都记得清楚。”


问他为什么这么认真,这个大男生略有害羞地说:“因为在这里,我们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4月的云南,已缓缓进入初夏,开始绽放它独属的美丽。



周日傍晚,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宁静。云南省文山市人民法院的三名干警,立刻收拾行囊,前往所在市郊区的隔离防控点。


“我还年轻,让我来!”



杨剑峰来自文山法院立案庭送达组,是该院参与疫情防控三名青年志愿者中的“大哥”。



性格内敛的“大哥”平时工作起来话不多。在法院,杨剑峰几乎每天都要外出送达应诉材料和法律文书,吃闭门羹是常事。他不是在去送达的路上,就是在去找法官签字确认的途中,办公大楼里常有他一路小跑的背影。


在防控隔离点,杨剑峰每天登记核实隔离人员信息,统计体温,负责各项防护保障任务。他说,这些看似简单琐碎的工作,其实事关疫情防控大局。



回忆着这些“苦”差事时,杨剑峰面带笑容——每天打电话核实信息到深夜3点,6点又起床准备新一天核酸检测工作。早餐也只是简单吃点不喝水,就是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在隔离点,大家都说,只要一听到“我还年轻,让我来”,就知道是“大哥”杨剑峰来了。


“生活需求,我比他们自己都记得清楚!”


李家敏是一名年轻的95后,在马塘人民法庭担任书记员。校对裁判文书、录入信息、整理卷宗……堆积如山的案卷之间是他忙碌的身影。



“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是李家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初来隔离点,防护服密不透风,经常引起呼吸不顺,让李家敏身体有些不适应。但他一直坚持着,从没道过苦。


统计员、搬运工、送餐员、清洁工……李家敏突然一下子拥有了很多“身份”。


“小孩还小,需要奶粉”“老人需要降压药”“帮我买一袋洗衣液吧”……每当推着车去送物资时,隔离人员都会告诉李家敏自己需要的各种物品。


李家敏都一一记录下来,手机的备忘录慢慢填满了大家的各种生活需求。



有一次送物资,李家敏发现有个隔离人员头疼得厉害,但隔离点并没有备用药,他立刻返回自己房间找到药送了过去。



原来,李家敏在来之前准备了很多常用药,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谁带了孩子,谁有既往病史,谁情绪焦虑……”李家敏一脸自信地说,“我比他们自己都记得清楚。”


问他为什么这么认真,这个大男生略有害羞地说:“因为在这里,我们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汗水和皮肤粘连的时候内心是充实的”


骆铠今年25岁,是文山法院民事审判庭的一名书记员,是三名青年书记员中年龄最小的。



在法院,每一次开庭前,骆铠总会主动阅览卷宗,了解案情做好充分准备,为当事人熟读庭审笔录的每一个字句。每次庭审结束后,他会真诚地向身边同事询问,自己哪里存在不足,哪里需要进步。


工作之外,骆铠每天雷打不动地去健身房“撸铁”,因此有了“健身达人”的称号。



坚持自律、恪尽职守,年轻干警的内涵与品质,在骆铠身上展露无遗。


“累”是骆铠在隔离点最大的感受。体力的透支、语言的透支、微笑的透支,每一次脱下防护服,衣服和头发都会被汗水打湿,和皮肤粘连在一块儿……


但心里却始终是充实的。


隔离点一百二十多人中,五分之一是小朋友。核酸检测要采集鼻拭子,小朋友们一开始都很害怕。



每次检测时,骆铠都耐心地鼓励他们、安抚他们。渐渐地,小朋友喜欢上了这个年轻有活力的小哥哥。当骆铠收到小朋友送给他的手绘画时,他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当被问起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时,这个大男孩有些羞涩地说:“自己只是尽一点微薄之力。” 



疫情无情人有情。有许多人像杨剑峰李家敏骆铠一样,坚定向前,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哪怕困难重重,也不畏惧。


总有一些人,不能触及你,却依然照耀你。



#奋斗者正青春#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当青春遇上了法院人,他们会用怎样的奋斗去诠释法治力量,绘就青春亮丽底色?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展现新时代法院干警勇敢追梦、蓬勃向上的时代风采,记录下他们闪光的青春印迹,“奋斗者正青春”征稿活动火热开展,现面向全国各级法院征集法院干警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奋斗故事。


我们将择优刊发在最高人民法院“两微一端”、天平阳光app、人民法院报“两微一端”等全媒体平台。


投稿邮箱:fyb_zhfxw@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 “奋斗者正青春“)


投稿内容:文图/视频作品+200字以内的视频说明。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院人,快来和我们一起分享感动、传递力量,留住青春吧!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云南省文山市人民法院

作者:张孟  伍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