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全是通威股份们业绩超预期!

  • 股痴-重阳
  • 2022-07-05 08:36:48

​​ 

有人想听听养猪板块的大涨,今天这么强,那,就聊一聊。

要聊养猪,必须先知道猪企的业绩预期,要了解中报,那么,就必须先看看猪的价格走势。

图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生猪价格近两年前高后低,当前反弹两个月。

最低价格就是4月15日,那会儿12元/公斤;最高价格是去年年初的30元/公斤。

那么,很自然的——一季度养猪企业是近两年最惨的,我们看看有代表性的公司。

按照养殖规模,我们排序一下:

1 牧原股份 一季度亏损52亿

2 温氏股份 一季度亏损37亿

3 新希望 一季度亏损29亿

4 正邦科技 一季度亏损24亿

一季度生猪均价为14元/公斤,二季度生猪均价在18-20元/公斤。

养猪的成本在多少呢?这个问题可以参考牧原股份

作为行业规模第一的牧原,5月份在16元附近。其它养猪企业,只会更高一些。

按照这个标准,二季度牧原股份肯定是扭亏为盈,让我不专业的预测,大致是30-50亿。

所以,这样来解释资金今天的进攻,很明显就是出于中报扭亏为盈。不是某家公司扭亏,而是全行业整体赚钱。

 

这一点,放在通威股份上同样实用,盘中涨停,盘后发布公告显示——一季度利润52亿,二季度利润在70亿上下。

其实,不公布也猜得到,毕竟多晶硅价格都历史新高,24万元/吨,二季度一路上行。

 

同样是业绩超预期推动股价涨停,大家想到这批代码没——三花智控、我武生物、歌尔股份、飞科电器、同仁堂。也就是一季报公布后,我在4月底5月初跟大家聊过。

 

这批代码,在过去两个月里,涨停后继续上涨——71%、38%、37%、80%、33%。

到这,很多人会理所当然觉得,明天开盘买入牧原股份或者通威股份即可,赚30%看起来问题不大。

 

问题大不大?

问题还是很大的

 

因为中报和一季报有两个巨大不同点。

一 指数的位置区别巨大

一季报的位置,是我讲3000点以下定投指数型基金,近10年里100%赚钱的低位。

当前3400,恰恰是近三年的中间位置,不高肯定也不算低。

 

二 龙头的筹码结构不同

一季报公布时,市场因为之前800点普跌,所以很多龙头腰斩,不少资金受不了后割肉离场,即使持仓大部分资金也是套牢阶段,不割肉的是真的有理想。

当下中报,则因为指数反弹500多点,不少资金获利丰厚。这样形成的获利盘,一旦情况不对,它无非少赚10%,这会让资金非常害怕利空,资金的持仓心态很脆弱。

 

中报目前还没业绩暴雷的龙头,因为历来都遵守“好学生提前交卷”的优良传统。

截止我文章发布之前,业绩超预期基本都是周期股。

锂电池上游碳酸氢锂天华超净,通威股份、双良节能、三孚股份这些光伏上游,或者上周五公布人工钻石的中兵红箭。

我们上周五讨论的半导体,则遇到两个很尴尬的情况——唯一公布业绩的扬杰科技业绩增速下滑,且本身筹码在高位;情绪上因为上周五台积电大客户砍单,美股台积电大跌6%,这导致上周五美股纳斯达克上涨1%,结果半导体跌幅最大。

 

两边对比之后,我说下个人思考。

首先,对于没有公布业绩的公司,我们仓位肯定适当降低,特别是近两个月涨幅超过50%这类,这是为了防止暴雷,要做好随时撤退准备。

其次,对于涨幅偏小,且低位无涨停这类,尽量等待业绩的公布。

最后,对于类似于正邦科技、司太立这类低位首板且业绩预期类公司,可适当增加关注,但是因为这两公司名气不如一季度那批,所以只考虑波段,不做长线打算。【本人长线思路不做任何周期行业,只做医药消费科技三方向的龙头】

 

其实,大家也发现了,目前中报的节奏和我理念不太契合。

我主观上更愿意像一季度那样,挖掘低位首板的医药科技周期类个股,毕竟机构愿意重仓的是这类资产。我也更愿意讲中药的同仁堂或者华润三九顺势,或者罗列整个白酒公司业绩,让大家多关注二线白酒。

 

但是,当下客观上的“业绩超预期”,目前为止全部来源于“周期股”。

 

我不知道有没有表达清楚,通威股份我嫌弃它上涨后多是高位获利筹码,周期类低位个股涨停我又不认可长线价值。

 

剩下两个策略让大家自我选择,第一种是捏着鼻子上,不认可周期的长期价值那就小仓位做短线或者波段;第二种就是等,等医药消费科技里出来符合业绩低位首板的代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