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底了!随时暴力反击,这个行业龙头即将发生颠覆性改变
- 孤帆遨股
- 2022-07-09 13:31:55
前言: 遨股是科班出身,目前专注于做A股10年有余,最近也聚了一群股友,只为一起吃肉,探讨风险机会,还能够真正的学到钓鱼的方法。
郑重承诺:友情交流!欢迎品德好,素质高,爱学习的股友加我微信【matter102 】 加我时请备注是微博粉丝。
前不久,顺丰在深圳开始试点无人机同城急送业务,大体流程是:用户下单后,快递员安排上门取件,然后交给无人机运送到目的地附近的无人机投递点,再由快递员送上门,对此,顺丰表示,一般骑士配送需要1小时的路程,无人机只需要13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一次最多能配送10公斤的物件。
顺丰用于同城急送的无人机,也被称为小飞机,载重量为5~10公斤,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大的支线物流无人机,载重量可以达到1~5吨,航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能够完成跨区域的远距离急用药品、生鲜等物流配送。
今年1月份,顺丰旗下的丰鸟科技成为国内首家可以开展吨级载重、长航时支线物流无人机经营许可的企业。
属于无人机物流的时代,就要来了。
也许很多对商业不敏感的人看了就看了,但所长却认为,快递企业,尤其以顺丰、京东为首的快递企业,可能逻辑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市场之所以对快递不太感冒,就是觉得重资产,投入高毛利低,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可假设无人机物流开始普及,首先人力成本会大大降低;其次,由于物流时效大大增强,甚至由于企业整体交付成本降低带来的终端价格降低,会催生出很多过往根本不存在的需求。比如,所长吃到什么东西觉得很好吃,就可以立马下单一个顺丰同城给好盆友送过去(之前虽然也有同城快递业务,但又慢又贵,总体市场并不大)。诸如此类的新需求,也许会让物流行业的市场瞬间被引爆。
01国内的物流航母
2021年,顺丰实现营业收入 2072 亿,增长 34.5%,成为国内首个营收突破2000亿的超级物流巨无霸。
不过,营收强劲增长的背后,利润确实有点惨,归母净利润 42.7 亿,下滑 41.7%,当然,这和公司近期加大对场地、设备、运力等网络资源投入有关,具体的后文会讲,不过,咱们目前对顺丰的关注可以少关注利润,更关注营收以及新业务的增长,毕竟,出于类似前文所长所说的原因,后期顺丰的盈利大概率会快速得到改善。

顺丰的业务布局是非常全面的,2021年,其基石业务时效件(即根据寄递流向与距离,可实现当日达、次晨达、 次日达等,平均送达时间低于24h)实现收入 961.6 亿,增长 7.3%,时效件营收直逼千亿,体量确实很大了,再想高速增长有难度,但也不是不可能。
一方面,公司更积极布局高端电商快递市场,甚至还扩大到逆向物流(退换货市场),另一方面,正如本文一开头所讲,如果无人物流试点成功并开始大面积普及,那么,别看公司时效件已经近千亿营收,说不定对于未来能达到的高度而言,还是个孩子。
毕竟,更快的速度叠加更低的价格,一定会让很多曾经不是刚需的需求变成刚需。
顺丰的经济快递收入 322.7 亿,同比增长 54.7%,这块业务,主要是和拼多多的兔子以及三通一达进行贴身肉搏的低端快递业务。既有直营模式的“顺丰速运”,也有加盟品牌“丰网速运”,前者更逼近三通一达,后者则更像拼多多的兔子,定价更为优惠。
并且,公司还向京东学习,为其电商客户提供全国仓储及仓配一体服务,也就是客户可以提前将商品寄存在顺丰分布全国的仓库里,顾客下单后,顺丰可以选择就近仓库发货,使货物可以更快到达顾客的手里。
快运业务,就类似于德邦在做的事情,搬家时大件包裹寄送不是找德邦就是顺丰。所长大学毕业时,当时就是用顺丰快运把学校的一堆东西寄回家。2021年,其快运业务收入 232.5 亿,同比增长 25.6%。
后面几项主要业务,由于收入占比整体过低,就简单讲一下。冷运及医药业务收入78亿,增长 20.1%;同城急送业务收入50亿,增长 59.1%;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 392 亿, 增长 199.8%(剔除嘉里物流的并表则收入80多亿,同比增长10余个点,按公司的说法今年将增长20-30个点)。
可以说,目前的顺丰除了营收已经逼近千亿的时效件增长放缓外,其余的全都高速增长。
尤其是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所长认为,这块业务很可能超越经济、快运、医药冷链、同城更快地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也是对外贸易非常旺盛的一个国家,尤其近几年跨境电商发展得如火如荼,国际物流作为跨境电商最大的支柱之一,也必将迎来蓬勃发展。
顺丰去年并购嘉里,便是一次强强联合,本来嘉里就是亚洲知名国际物流企业,也于港交所独立上市,拥有丰富的国际客户资源及较强的服务能力,两者融合之后,顺丰的国内网络、客户资源便可以介绍给嘉里,黑科技团队也可以为嘉里赋能,而嘉里的客户资源、端到端服务能力也可以整合给顺丰,两者一合并,瞬间就能覆盖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不论是服务的边际、范围还是质量都比之前要好。
在近期的会议纪要中,顺丰讲到:“以前顺丰在东南亚市场的业务,更多是跟当地的物流、电商平台公司的合作,当地的交付由合作伙伴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收购嘉里物流后,有助于提升在东南亚市场的端到端服务能力,嘉里物流有当地的网络和配送能力,比如在泰国的市占率是40%,是很好的战略协同,可以就此开发很多产品给到客户。”

此外,顺丰目前正在建设对标美国孟菲斯以及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的鄂州机场,该机场一旦建成,便是亚洲唯一一个 4A 级货运机场,也是亚洲最大的货运枢纽平台,而且这个机场是个开放型平台,一旦投入运行,会开放给全球航空公司。
不难想象,一个包括全球民航客机、货机的重要中转场,其周边必将诞生跨境电商产业贸易集群,带动顺风的业务增长,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国孟菲斯就有 40%的业务来自产业集群。

所以,随着同嘉里的整合以及鄂州机场的开通,伴随着国内愈发与世界的紧密连接,没有理由不看好顺丰的国际供应链业务,甚至,通过国际贸易的巨大市场,再造一个顺丰也不是不可能。
02最后
很多物流企业都只是在某一两个领域进行业务布局,只有顺丰,其业务涵盖时效件、经济件、快运、同城、医药冷链、国际物流等方方面面,让客户不论需要怎样的物流业务都可以想到使用顺丰,使其最大限度地进行品牌、资源复用。
我们看,近期物流业并购案层出不穷,前有极兔并购百世快运,后有京东收购德邦快运,单一细分领域布局的玩家相继被整合,也侧面印证了未来物流行业的竞争会是综合物流实力的竞争。
虽然目前顺丰的业务里,除了时效件外其他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但正如本文一开始所长讲的,随着降本增效黑科技的利用、规模效应扩大、各条业务线发挥资源的协同效应,企业的利润率是一定会得到改善的。
并且,这个利润率的改善,应该不会是线性的,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夜之间,顺丰的新业务全部开始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