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被打情节解析

  • fengzhitalker1989
  • 2022-07-09 16:33:42

​​这应该是全书中贾宝玉被揍得最惨的一次。

看看原文描述: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的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去,由臂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苦命的儿”来。

以前,如果说宝玉恐惧父亲,还只是精神上的恐惧,这次,就是物理上的恐惧了。

不过红楼梦毕竟不是水浒传,不是来看打打杀杀的。

贾政打儿子,也不是快意恩仇,而是教训小儿。

所以,重点自然不是看打,而是看打之后的情景。

作为荣国府的未来之星,元妃的挚爱弟弟,北静王的青眼之人,大观园的混世魔王,经历这场挨揍,自然惊动了贾府上下。

首先出场是王夫人,作为贾府的第一夫人,看到宝玉的惨状后,大哭苦命的儿,听到贾政想把宝玉勒死,马上和宝玉站在一条战线上。

其次是贾母,作为贾府名义上的主人,大骂贾政是不孝子,喊着既然你这么讨厌宝玉,那就让她和宝玉,王夫人一起搬出去算了。

再次是袭人和各个丫鬟,作为宝玉的好玩伴,此时也只能抱着宝玉落泪,而袭人更进一步,喊来了宝玉的伴读,探听了宝玉被打的前因后果。

然后是宝钗,做事十分妥帖,给宝玉送来了跌打药,同时还劝说宝玉要收起性子,安心去考取功名。

最后是黛玉,情之所至,满面泪光。宝玉看了都不忍心,反而安慰她,自己不疼。黛玉劝他,“你都改了吧。”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对于宝玉这个人的未来期望,贾府的看法分为了三派。

一派叫做保守派,观点就是让宝玉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持这个观点的人,就是贾政,薛宝钗。

另一派叫做自由派,观点就是让宝玉自由自在,不要压制自己个性,持这个观点的人,就是王夫人,贾母。

还有一派叫做中间派,不持任意观点,这一派就是王熙凤,花袭人,林黛玉。

可是,王熙凤都没有出现,怎么会认为她是这个观点呢?

是的,无所不在的王熙凤,居然在这个场景里没有第一时间出现。

王熙凤是不知道这件事吗?当然不可能,但是作者有意让她不出现,其实也侧面表明了她的立场。

那就是,这件事上,王熙凤认为贾政和宝玉都没错,王熙凤不会反对宁国府的现任主人,也不会反对宁国府的下一任主人。

所以,她是中间派。

最后,还是得说到林黛玉,她也是中间派,只是她的中间派不是像王熙凤那样,谁也不得罪。

她是对贾宝玉的体贴。

重点就在于林黛玉的那句,“你都改了吧。”

表面看起来是让贾宝玉收起性子,好好读书,但实际上林黛玉只是心疼宝玉。

她完全是按照宝玉的立场去看,所以才这样说。

想让他改性,又疼惜他因为改性失去自由和快乐。

这件事写到这里,这场戏其实就是一次不错的群戏了。

但红楼梦岂是一本不错的书,它能成为名著,就是因为曹雪芹不会止步于此。

于是,作为重要角色,花袭人,薛宝钗和林黛玉出现了第二波登场。

首先是花袭人,她主动到了王夫人那边,将自己掌握的消息告诉了王夫人,同时考虑到贾宝玉的前途,劝说王夫人,将宝玉迁出大观点,安心读书去。花袭人自然明白贾宝玉迁出去,自己肯定也得离开,放弃掉自由自在的生活。但花袭人并不是一个只会考虑自己的人,她在乎宝玉,所以才明白眼前的自由自在不过是暂时的,贾宝玉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前途。

其次是黛玉,贾宝玉送了手帕给林黛玉,应该是想让林黛玉别太伤心了,用光了手帕。以表示自己对黛玉的知己之情,算是报答上文的林黛玉知心之哭。

最后是薛宝钗,在从花袭人那边得知宝玉被打,是因为薛蟠挑唆导致,回去就立即向薛姨妈告了薛藩的状,让薛蟠不要再这样肆意而为了。

薛蟠的反应也很有意思,听到这话,生气地抄起门闩,喊着要出去打死宝玉。

颇有一种,解决不了问题,我就解决引起问题的人。

这次争吵十分激烈,甚至薛宝钗都哭了起来,印象中这次是她书中的第一次哭泣。

为的就是宝玉,可见爱之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