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归芄与左归芄肾是一身的根本...

  • 妙羽堂堂主
  • 2024-12-09 23:51:42
右归芄与左归芄
肾是一身的根本,又叫肾根,脉有寸关尺,脉的“根”尺脉就代表肾,左尺代表肾阴,右尺代肾阳,所以如果你懂得把脉,左尺沉细,代表肾阴虚,右尺沉迟,代表肾阳虚,所以左归补肾阴,右归补肾阳,这样大家就不会搞错了。而舌的根部,也代表肾,比如你看到舌根白浊,说明肾气化不利,阳不能化阴。
中医说肾是水火之宅,火(肾阳)藏在水(肾阴)中,龙火就不会上奔,人就没有那么多虚火,火在水下,阴从阳化。不管补阴还是补阳,材料是必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是做饭还是做粥,但是米是关键。
所以不管是右归还是左归,中间都有山药、熟地、萸肉、菟丝子及鹿角胶。山药补脾阴,熟地补肾阴,萸肉敛肝阴。左归芄补阴,阴虚自然容易阳亢,龙火会上奔,所以用牛膝引火下行,再加上龟板来潜阳,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这样就可以静养肾水,所以补精血就要象乌龟一样多睡觉。
右归补阳,阳虚自然不能化阴,所以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上附子、肉桂,在水中加把火,杜仲加强补肝肾,健腰膝;当归补血活血加强补血。不管是左归还是右归都是纯补无泻的方子,所以舌苔厚腻、痰多、大便不通、水湿重者都不适合。
昨天说了右归芄的用途,左归芄怎么用呢?不管是左归还是右归山药、熟地、萸肉、菟丝子及鹿角胶等补肾精的药材,所以左归右归都可以填精补髓,比如记忆力衰退、腰膝无力、思维迟钝等,不同的地方是左归要补阴,阴虚容易阳亢,所以多了烘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干舌燥等,而右归要补阳,阳虚自然容易畏寒肢冷,食少腹胀。
这样讲你的明白了,都有精亏的表现,表现为虚热的就用左归,表现为怕冷的就用右归。
淄博·广成中医
右归芄与左归芄肾是一身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