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路上,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王彦权2025...
- 王彦权13663870165
- 2025-01-15 11:26:48
行医路上,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王彦权
2025.1.12
不知不觉,干医生这个行业,已三十年余,回首往事,百感交集,让我们重温一下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九九四年,偃师成人中专中医专业毕业,实习结束,一天都没耽误,因我家临着村里大路,也算是有地理优势,顺势在间半瓦房的侧面开了个门,用家里的椿木桐木让豫东木匠做了个中药柜,又买了个小厨柜,去医药公司进了大约一篮药,卫生室就这样开业啦。
需要说明的是,开卫生室前,那个间半瓦房,还是二姐去安阳表姐家带孩子之余,去山上用锤子砸石子,攒的几百元,买下队里的。买下后,因家里养了两头老母猪,需要用麦糠垫猪圈,所以就用这个屋子盛麦糠。听我说要开卫生室,母亲及家人都特别支持,在卫生院实习期间,一回家就和母亲一块把屋子中的麦糠向外挪,挪完后哥哥姐姐们又都帮忙吊了个棚,在侧墙上又开了个门,屋内地面虽然是土地,但经过我和母亲用平锨铲,用砖头砸,地面修整的黑明黑明的,象水泥地一样,十分的有韵味。
当时卫生室开门,想着写个啥牌子,我心想既要干中医又要干西医,还想带针炙一一块搞,父亲西北农学院本科毕业,毛笔字也写的好,父亲说:这简单,咱就写个中西医结合针疗所。直到现在,这块细长竖版的父亲亲笔写的“中西医结合针疗所”,我还一直保存着。
有朋友该问,当时你有营业执照没?有。说起营业执照,当时,只要你中专毕业,拿上毕业证,拿上身份证及照片,去县卫生局申请即可。我的营业执照办的更“简单”,我村宏普哥,和我八哥是同学,在县卫生局当会计,我直接拿着毕业证及照片去找他,他说:你回去吧,过几天办好叫人给你捎回去。几天后,宏普哥果然叫人把营业执照给我捎了回来,因为当时家里难,去办这事连一根烟也没有给过人家,现在想起,还是很感激宏普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卫生室已开了五年,在那一年,我结婚啦,妻子也是卫校毕业。从此,卫生室工作人员从一名变成了两名,有了妻子的帮助,打针输液开中药,卫生室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因为工作认真,服务热情,当时病人已能辐射周边十余个村子。
时间一晃,结婚已二十五年,在这期间,三个孩子吃穿教育,虽然杂事很多,但一直坚持白天看病,晚上读书,每天都能有所进步。
我是个比较节俭的人,手机用的是“老年机”,用的电池都充鼓啦,还舍不得扔。好像是2015年左右,在爱妻的“强迫”下,我才换了一个智能手机。“不换不知道,一换吓一跳”,在智能手机上,我第一次在微信公众号上认识了“灵兰. 中医书友会”,才开始是每天看中医文章,慢慢开始写留言,与作者及书友互动,接下来开始试探着投稿。2017年除夕,我的第一篇投稿“麻黄四逆汤治疗抑郁症”被灵兰编辑王超老师选中并在灵兰. 中医书友会刊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有好的经验就随手记录,并向灵兰. 中医书友会、医药卫生报、胡希怒经方医学等投稿,因为是真实记录,故往往能引起编辑老师的共鸣及重视,那些年,我的投稿几乎每投即中,同道老师们读后也反映不错。去年灵兰. 中医书友会编辑程立业老师还邀请我做了二次讲座,很多老师听后都说:“确实是知无不言,干货满满,对临床很有启发”。讲过后,程立业老师私下对我说:王老师,你知道你给我们写了多少条留言吗?我们后台统计,这几年,你给我们中医书友会写了二千七百多条留言。我听后,也很震惊。我心想,正是有了经验的毫不保留,正是有了心系中医事业,正是有了胸怀天下苍生的心,才有了我的今天。
2020年,我在灵兰. 中医书友会的投稿“卫生室的经方故事”,有兴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张纲纲老师看到,张纲纲老师随后联系我,促成了《卫生室的经方故事》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最使我感动的是,这本书出版后,张纲纲老师对我讲:“在以后整理文稿时,还要保持真切、朴实的风格,原汁原味。真正做到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多则多说,少则少说,没有就不说,让案例说话,用疗效服人。仍然要保持这种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把自己最有心得、印象深刻的病案,随时记录下来。只要对临床有价值的东西、自己有感触的东西,都可以随时记录下来,就像记日记,讲故事一样。这样连续做下去。平时好的积累,要比事后为写而写更加鲜活生动。总之,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风格,不要受外界影响。”一个国家级出版社的著名编辑,一个最基层的小乡村医生,家人般的嘱托,我怎能不感动,我怎么能忘记!
再次想起过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在心中常常问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干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名有益于患者,有益于中医进步,有益于社会的人,我会脚踏实地,继续努力的!
王彦权
2025.1.12
不知不觉,干医生这个行业,已三十年余,回首往事,百感交集,让我们重温一下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九九四年,偃师成人中专中医专业毕业,实习结束,一天都没耽误,因我家临着村里大路,也算是有地理优势,顺势在间半瓦房的侧面开了个门,用家里的椿木桐木让豫东木匠做了个中药柜,又买了个小厨柜,去医药公司进了大约一篮药,卫生室就这样开业啦。
需要说明的是,开卫生室前,那个间半瓦房,还是二姐去安阳表姐家带孩子之余,去山上用锤子砸石子,攒的几百元,买下队里的。买下后,因家里养了两头老母猪,需要用麦糠垫猪圈,所以就用这个屋子盛麦糠。听我说要开卫生室,母亲及家人都特别支持,在卫生院实习期间,一回家就和母亲一块把屋子中的麦糠向外挪,挪完后哥哥姐姐们又都帮忙吊了个棚,在侧墙上又开了个门,屋内地面虽然是土地,但经过我和母亲用平锨铲,用砖头砸,地面修整的黑明黑明的,象水泥地一样,十分的有韵味。
当时卫生室开门,想着写个啥牌子,我心想既要干中医又要干西医,还想带针炙一一块搞,父亲西北农学院本科毕业,毛笔字也写的好,父亲说:这简单,咱就写个中西医结合针疗所。直到现在,这块细长竖版的父亲亲笔写的“中西医结合针疗所”,我还一直保存着。
有朋友该问,当时你有营业执照没?有。说起营业执照,当时,只要你中专毕业,拿上毕业证,拿上身份证及照片,去县卫生局申请即可。我的营业执照办的更“简单”,我村宏普哥,和我八哥是同学,在县卫生局当会计,我直接拿着毕业证及照片去找他,他说:你回去吧,过几天办好叫人给你捎回去。几天后,宏普哥果然叫人把营业执照给我捎了回来,因为当时家里难,去办这事连一根烟也没有给过人家,现在想起,还是很感激宏普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卫生室已开了五年,在那一年,我结婚啦,妻子也是卫校毕业。从此,卫生室工作人员从一名变成了两名,有了妻子的帮助,打针输液开中药,卫生室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因为工作认真,服务热情,当时病人已能辐射周边十余个村子。
时间一晃,结婚已二十五年,在这期间,三个孩子吃穿教育,虽然杂事很多,但一直坚持白天看病,晚上读书,每天都能有所进步。
我是个比较节俭的人,手机用的是“老年机”,用的电池都充鼓啦,还舍不得扔。好像是2015年左右,在爱妻的“强迫”下,我才换了一个智能手机。“不换不知道,一换吓一跳”,在智能手机上,我第一次在微信公众号上认识了“灵兰. 中医书友会”,才开始是每天看中医文章,慢慢开始写留言,与作者及书友互动,接下来开始试探着投稿。2017年除夕,我的第一篇投稿“麻黄四逆汤治疗抑郁症”被灵兰编辑王超老师选中并在灵兰. 中医书友会刊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有好的经验就随手记录,并向灵兰. 中医书友会、医药卫生报、胡希怒经方医学等投稿,因为是真实记录,故往往能引起编辑老师的共鸣及重视,那些年,我的投稿几乎每投即中,同道老师们读后也反映不错。去年灵兰. 中医书友会编辑程立业老师还邀请我做了二次讲座,很多老师听后都说:“确实是知无不言,干货满满,对临床很有启发”。讲过后,程立业老师私下对我说:王老师,你知道你给我们写了多少条留言吗?我们后台统计,这几年,你给我们中医书友会写了二千七百多条留言。我听后,也很震惊。我心想,正是有了经验的毫不保留,正是有了心系中医事业,正是有了胸怀天下苍生的心,才有了我的今天。
2020年,我在灵兰. 中医书友会的投稿“卫生室的经方故事”,有兴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张纲纲老师看到,张纲纲老师随后联系我,促成了《卫生室的经方故事》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最使我感动的是,这本书出版后,张纲纲老师对我讲:“在以后整理文稿时,还要保持真切、朴实的风格,原汁原味。真正做到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多则多说,少则少说,没有就不说,让案例说话,用疗效服人。仍然要保持这种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把自己最有心得、印象深刻的病案,随时记录下来。只要对临床有价值的东西、自己有感触的东西,都可以随时记录下来,就像记日记,讲故事一样。这样连续做下去。平时好的积累,要比事后为写而写更加鲜活生动。总之,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风格,不要受外界影响。”一个国家级出版社的著名编辑,一个最基层的小乡村医生,家人般的嘱托,我怎能不感动,我怎么能忘记!
再次想起过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在心中常常问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干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名有益于患者,有益于中医进步,有益于社会的人,我会脚踏实地,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