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都在热议集采药和原研药的话题...

  • 皮肤科博士-陈奇权
  • 2025-01-21 08:55:43
最近这几天都在热议集采药和原研药的话题,

很多朋友同学,或者患者,也会问 Q 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超出我们常说的循证证据的概念。因为能够进入集采的药物,基本都做过“一致性评价”。

所以从循证的角度来说,两者疗效和安全性理论上没有差异。

其实,作为皮肤科医生,目前我们涉及到的集采药最主要的是抗组胺药,当然 Q 临床常用的玫瑰痤疮相关用药(加巴喷丁和卡维地洛片等)也都是集采。

从临床真实使用经验来看,我没有明显感受到集采和原研药在效果上的显著差别(当然Q这么说也很不循证)。

但是,疾病状况和患者个体差异的可观存在,所以药效反应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这个差异其实并不一定是是原研或者仿制集采的药效本身差异导致的,是任何药物都会出现的。

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绝对有效的药,那就必然会有对同一个药或者同一个治疗方案的不同反应。有不同反应就会有不同声音。药物上市临床研究的数据是整体的,个人使用的感受来自于个体。

不管是舆论场上的幸存者偏差,还是主观概念植入认定的原研更优决定的主观效应,其实都不能当作严格的循证证据。

无论如何,作为临床医生,尤其亲身经历集采制度前后临床常用药物价格的巨变,Q一直乐见集采给患者带来的巨大实惠,同时我们在临床上开药也少掉了很多心理压力。

以前一位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开一个月的二代抗组胺药,同样的药(统一品牌同一产品),动不动就好几百,现在只要 6-10 块钱,而且观察绝大部分患者治疗反应并没有明显差别,何乐不为呢。

当然,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一定要做严做实,生产监管一定要到位,尤其仿制药进集采的时候,更要重点监控。不然很难驱散医患心中的疑虑。

其实,Q 想说,临床上真正占用消耗医保支出,极大增加患者负担的,是那些“安慰式”的药物doge

qq医生
最近这几天都在热议集采药和原研药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