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流感周报(2025年第4周,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简要解说
- 风云梦远
- 2025-02-08 17:57:11
得流感自救不要错过黄金48小时 奥司他韦不能乱吃
【中国疾控中心-流感周报(2025年第4周,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简要解说】
摘要:全国流感样病例(绝大多数为呼吸道传染病)开始有所下降,其中北方下降明显而南方相对较高,但仍是较为高发流行期;南北方流感病毒阳性率均已过峰并开始下降,但比例仍然较高,需要注意防范。当前全国主要毒株为甲型H1N1病毒(2009年大流行后裔)】
本次针对流感病毒的当前流行情况(基于国家疾控中心流感周报)、防范治疗做出简要例行解说。
在监测流感流行情况时,首先是临床症状层级上,发现是否出现疑似流感的症状(38°C以上发热,并伴有咽痛或咳嗽二者之一),这一类统称为【流感样病例】;但流感样病例通常为各类呼吸道疾病集合,未必是流感感染,还可能是其它病毒或支原体、细菌感染等,于是需要进一步从病毒学特征上确认是否为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得出流感样病例里的【流感病毒阳性率】,最终得出当前流感流行情况。
在症状层级的流感样病例(占全体门诊急诊比例)上,全国开始出现下降,其中北方从5.1%下降至4.2%,而南方从6.3%下降至5.3%(图1、图2分别为北方、南方省份);这一下降表明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高峰可能已过(北方更为明显),但比例仍然较高,在当前春运的人员流动和即将到来的强冷空气影响下,仍需要特别注意防范各类呼吸道传染病。
而具体病毒层级的监测里,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属于真正的流感病例比例)】继续下降,从31.7%下降至28.9%,其中北方从27.8%下降到22.5%,而南方从35.1%略微下降至34.4%——上述结果表明,本轮流感已过峰值,其中先爆发的北方地区已明显过峰下降,而后增长的南方也已初步下降。
【不过需要注意,即使趋势转好,当前流感占比也相当高,仍然是第一大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在峰值仍然需要特别防范】。
毒株类型方面,当前占比最高、也绝大部分是甲型H1N1(2009年大流行后裔),占全国过去一周流感病毒样本的99.4%(其中北方占99.5%,南方占99.3%);其次为甲型H3N2流感,约为0.4%(北方占0.4%,南方占0.4%);相应地,图3为全国总况,图4为北方样本分型(柱状)和阳性率(折线),图5为相应南方数据)。
在经历了2023年11月-2024年1月初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流行期、2024年1月中旬至3月的乙型流感病毒流行后,当前这一轮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期需要特别留意;流感病毒类型数据,有利于在接种流感疫苗时更选择针对性类型。
流感的传播以含病毒的飞沫途径为主,此外被感染的手也会造成传播。
目前已有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的成熟特效药。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奥司他韦(达菲)。它的药理是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当药物和病毒结合后,可以阻断流感病毒从细胞释放子代病毒,也就阻断了病毒进一步在体内感染传播。而近些年来,发展了新阻断机制下合成的新一代特效药—玛巴洛沙韦,药理是抑制流感病毒基因组转录所必需的聚合酶,对于部分奥司他韦耐药毒株有更好效果。
不过也可以看出,这两类药都是阻断流感病毒快速复制,【所以,在出现病症后48小时内使用最佳】—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免疫系统通常已经能有效阻断流感病毒进一步在体内的复制(病毒浓度不再明显上升),此时药物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由于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在不使用特效药的条件下,感染一周左右后能自行康复,此时可采用对症治疗,如高热时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控制体温,干咳时采用止咳药;不过若服用上述特效药,则能很有效缩短病程】。
【但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的群体,特效药对流感避免进一步发展成重症、并发症(【如并发感染肺炎】)等的意义很大,能有效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需要及时确认病原体并服用特效药。】
根据目前监测,【最近一周存在少数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敏感性下降的流感毒株,但占比低,表明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仍然非常有效】。
除了特效药之外,常规的预防,如在人员密集区佩戴口罩、正确洗手,避免和流感患者近距离、无防护地接触,进行一定的消杀也相当重要;由于流感传染性并非显著偏强,常规防范还是能较有效阻断传播。
此外,接种已有数十年成熟体系的流感疫苗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虽然流感病毒变异较快,但即使出现不同变种,疫苗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感染与重症;此外根据当然,这也提醒我们需要更有效监测流感病毒类型和毒株演化,做好未来一段时间病毒类型预报,这样更可以有针对性的疫苗接种。不过如今,通常的疫苗已为覆盖甲型H1N1/H3N2亚型和乙流Victoria系的三价疫苗,当前国内流行毒株也均为这三类,会有更佳效果。
【在流感大流行的当前,提醒各位务必做好个人防范】。
本文资料来自:国家疾控中心,2025年第4周流感监测周报
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
【中国疾控中心-流感周报(2025年第4周,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简要解说】
摘要:全国流感样病例(绝大多数为呼吸道传染病)开始有所下降,其中北方下降明显而南方相对较高,但仍是较为高发流行期;南北方流感病毒阳性率均已过峰并开始下降,但比例仍然较高,需要注意防范。当前全国主要毒株为甲型H1N1病毒(2009年大流行后裔)】
本次针对流感病毒的当前流行情况(基于国家疾控中心流感周报)、防范治疗做出简要例行解说。
在监测流感流行情况时,首先是临床症状层级上,发现是否出现疑似流感的症状(38°C以上发热,并伴有咽痛或咳嗽二者之一),这一类统称为【流感样病例】;但流感样病例通常为各类呼吸道疾病集合,未必是流感感染,还可能是其它病毒或支原体、细菌感染等,于是需要进一步从病毒学特征上确认是否为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得出流感样病例里的【流感病毒阳性率】,最终得出当前流感流行情况。
在症状层级的流感样病例(占全体门诊急诊比例)上,全国开始出现下降,其中北方从5.1%下降至4.2%,而南方从6.3%下降至5.3%(图1、图2分别为北方、南方省份);这一下降表明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高峰可能已过(北方更为明显),但比例仍然较高,在当前春运的人员流动和即将到来的强冷空气影响下,仍需要特别注意防范各类呼吸道传染病。
而具体病毒层级的监测里,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属于真正的流感病例比例)】继续下降,从31.7%下降至28.9%,其中北方从27.8%下降到22.5%,而南方从35.1%略微下降至34.4%——上述结果表明,本轮流感已过峰值,其中先爆发的北方地区已明显过峰下降,而后增长的南方也已初步下降。
【不过需要注意,即使趋势转好,当前流感占比也相当高,仍然是第一大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在峰值仍然需要特别防范】。
毒株类型方面,当前占比最高、也绝大部分是甲型H1N1(2009年大流行后裔),占全国过去一周流感病毒样本的99.4%(其中北方占99.5%,南方占99.3%);其次为甲型H3N2流感,约为0.4%(北方占0.4%,南方占0.4%);相应地,图3为全国总况,图4为北方样本分型(柱状)和阳性率(折线),图5为相应南方数据)。
在经历了2023年11月-2024年1月初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流行期、2024年1月中旬至3月的乙型流感病毒流行后,当前这一轮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期需要特别留意;流感病毒类型数据,有利于在接种流感疫苗时更选择针对性类型。
流感的传播以含病毒的飞沫途径为主,此外被感染的手也会造成传播。
目前已有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的成熟特效药。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奥司他韦(达菲)。它的药理是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当药物和病毒结合后,可以阻断流感病毒从细胞释放子代病毒,也就阻断了病毒进一步在体内感染传播。而近些年来,发展了新阻断机制下合成的新一代特效药—玛巴洛沙韦,药理是抑制流感病毒基因组转录所必需的聚合酶,对于部分奥司他韦耐药毒株有更好效果。
不过也可以看出,这两类药都是阻断流感病毒快速复制,【所以,在出现病症后48小时内使用最佳】—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免疫系统通常已经能有效阻断流感病毒进一步在体内的复制(病毒浓度不再明显上升),此时药物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由于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在不使用特效药的条件下,感染一周左右后能自行康复,此时可采用对症治疗,如高热时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控制体温,干咳时采用止咳药;不过若服用上述特效药,则能很有效缩短病程】。
【但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的群体,特效药对流感避免进一步发展成重症、并发症(【如并发感染肺炎】)等的意义很大,能有效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需要及时确认病原体并服用特效药。】
根据目前监测,【最近一周存在少数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敏感性下降的流感毒株,但占比低,表明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仍然非常有效】。
除了特效药之外,常规的预防,如在人员密集区佩戴口罩、正确洗手,避免和流感患者近距离、无防护地接触,进行一定的消杀也相当重要;由于流感传染性并非显著偏强,常规防范还是能较有效阻断传播。
此外,接种已有数十年成熟体系的流感疫苗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虽然流感病毒变异较快,但即使出现不同变种,疫苗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感染与重症;此外根据当然,这也提醒我们需要更有效监测流感病毒类型和毒株演化,做好未来一段时间病毒类型预报,这样更可以有针对性的疫苗接种。不过如今,通常的疫苗已为覆盖甲型H1N1/H3N2亚型和乙流Victoria系的三价疫苗,当前国内流行毒株也均为这三类,会有更佳效果。
【在流感大流行的当前,提醒各位务必做好个人防范】。
本文资料来自:国家疾控中心,2025年第4周流感监测周报
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