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吃可能会烫出食管癌#

  • 新浪健康派
  • 2025-03-16 19:42:06
趁热吃可能会烫出食管癌身体出现这些变化警惕食管癌天冷时,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来一口刚出锅的涮肉、喝口热茶,那种从舌尖暖到胃里的感觉,是不是让你直呼过瘾?但这种“趁热吃”的习惯正在悄悄折磨着食管。夫妻俩因为同一个习惯双双确诊食管癌

星星食管有个耐受温度

食管是一条上接咽部,下与胃部贲门相连的细长管道,是饮食入胃的必经之路,全长约25厘米。

正常情况下,食管内的温度为36.5℃~37.2℃,适宜的食物温度为10℃~40℃,能耐受的高温在50℃~60℃之间,当人进食超过65℃的食物时,足以烫伤食管黏膜。

星星趁热吃让食管一点点癌变

食管黏膜表面是一层娇嫩的上皮组织,当人“趁热吃”时,黏膜会受到轻度灼伤。食管黏膜受伤后,上皮组织细胞会及时脱落,新的上皮细胞增殖出来以修补损伤。

如果只是偶尔吃一次烫食,食管黏膜可以自我修复,但若长此以往,上皮细胞会不停地增生、增厚。

与此同时,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也会变得迟钝,导致大脑接收到错误信号,陷入越来越不怕烫的恶性循环。

食管黏膜反复受伤、修复,上皮细胞的增生速率也会加快,出现异型增生,即上皮细胞形态学和排列结构出现异常,进而可能发生癌变,诱发食管癌。

星星这几类人群极易得食管癌

食管癌的病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食管黏膜上皮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长期慢性刺激的结果。根据《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的定义,年龄在 40 岁及以上且符合以下 6 点之一的,为食管癌高危人群:

1. 长期居住于食管鳞癌高发区的人群

在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最高,年龄标化发病率超 100/1 万;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2. 不良饮食习惯

如进食快、喜热烫食物、高盐饮食、喜食腌菜类。“趁热吃”是中国人多年来的传统饮食习惯,很多食物也的确是热着的时候更好吃,但这个“热度”一定要把握好。研究表明,长期食用 65℃ 以上的热饮或食物,会增加食管癌变的风险。过烫的食物会对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损伤,长期反复损伤容易出现不典型增生,患食管癌的风险随之增加。

3.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4. 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

食管癌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同一家族成员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有关,也可能是因为同一家族成员共同暴露于特定的环境因素。

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食管癌家族史与食管鳞癌患病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受影响的一级亲属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另外,父母双方都患有食管癌的个体食管鳞癌发病风险大幅度增加。

5. 口腔卫生不良

牙齿脱落、刷牙频率低、牙周健康不良等,也是引发食管鳞癌的潜在风险因素。严重的牙齿脱落使患食管鳞癌的风险增加 1.5 倍。

在中国,食管微生物丰度下降和唾液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发展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食管鳞癌癌前病变阶段)。此外,中国学者高社干团队研究发现,一种重要的牙周炎病原菌——牙龈卟啉单胞菌,近年来被认为是食管癌的高危致病因素之一。牙龈卟啉单胞菌定植于人类食管上皮细胞,引起食管癌化疗耐受,并与食管癌较差预后显著相关。

6. 有上消化道症状

如恶心、呕吐、 反酸、腹胀、胸疼等的人群。食管腺癌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尤其是当胃食管反流持续时间长、症状严重时。胃食管反流伴肥胖会进一步增加患食管腺癌的风险。

7. 既往有食管癌癌前病变或疾病

如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食管上皮内瘤变等的人群。

8. 本人有头颈部肿瘤病史

星星出现这4种表现,警惕食管癌

食管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进行性吞咽困难

开始是干食(烧饼、饼干等)下咽受阻,要泡了水才能吃下去,渐渐地发展成吃烂面条也很慢,严重的患者食管腔内被肿瘤占据,喝水也困难,这是最常见的症状。

2. 食管内有异物感

很多人总是感觉嗓子内有异物,咽部干燥发紧。

3. 胸骨后疼痛、闷胀不适或咽下痛。

4. 有腹部饱胀感,剑突下或上腹部疼痛等。

不明原因出现以上症状的一种,持续一个月仍然未能改善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

(新浪健康派综合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科普中国)
#趁热吃可能会烫出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