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白流放贵州,看“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友谊之光
- 醉美贵州水长流
- 2022-07-08 20:14:17
【从李白流放贵州,看“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友谊之光】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称为“李杜”,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和友谊非同一般。两人曾经像恋人一样手牵着手游山玩水,又像亲兄弟一样同床共眠,最关键的是他们都始终“活”在对方的诗歌里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唐天宝十四年(755),李白因“安史之乱”被朝廷流放到夜郎,也就是今天的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以西。在这里,李白留下了在贵州唯一的一首诗《南流夜郎寄内》:
夜郎天外怨离居,
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
南来不得豫章书。
远在北方相隔千里的杜甫只知道李白被流放夜郎了,至于其他的却一无所知,所以常常思念和担心李白的状况。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常常思就常常梦,梦中与李白相遇的种种场景,由此写下了《梦李白二首》。诗中杜甫十分关心李白的吉凶生死:“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李白的音讯全无、生死未卜,杜甫特别牵挂和心痛。“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既然现实中无法相见,那就在梦中相见吧!唐上元二年(761),杜甫仍然未得到李白的任何消息,所有的思念、担心、痛苦和期盼都留在了《不见》诗里: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原创首发)
良知无敌仁德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称为“李杜”,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和友谊非同一般。两人曾经像恋人一样手牵着手游山玩水,又像亲兄弟一样同床共眠,最关键的是他们都始终“活”在对方的诗歌里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唐天宝十四年(755),李白因“安史之乱”被朝廷流放到夜郎,也就是今天的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以西。在这里,李白留下了在贵州唯一的一首诗《南流夜郎寄内》:
夜郎天外怨离居,
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
南来不得豫章书。
远在北方相隔千里的杜甫只知道李白被流放夜郎了,至于其他的却一无所知,所以常常思念和担心李白的状况。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常常思就常常梦,梦中与李白相遇的种种场景,由此写下了《梦李白二首》。诗中杜甫十分关心李白的吉凶生死:“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李白的音讯全无、生死未卜,杜甫特别牵挂和心痛。“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既然现实中无法相见,那就在梦中相见吧!唐上元二年(761),杜甫仍然未得到李白的任何消息,所有的思念、担心、痛苦和期盼都留在了《不见》诗里: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原创首发)
良知无敌仁德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