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击鼓女乐俑
- 新浪文化
- 2022-07-23 23:05:58
趣话文博 【唐·击鼓女乐俑】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昭陵陪葬墓牛进达墓,现藏于礼泉县昭陵博物馆。
击鼓女乐俑头梳双螺髻,柳眉细目,朱红点唇,脸庞圆润,内穿低领窄袖襦,外套半臂,系条纹长裙,跪坐于台上,双腿上置一细腰鼓,两手分贴于鼓面,为拍击伴奏状。该俑造型逼真,面带微笑,栩栩如生,体现出唐代陶俑精美的制作工艺及精湛的制作水平。
这件击鼓女乐俑,为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唯一一件击鼓形象的女俑,也是一件唐代拍击细腰鼓的代表作,是研究唐代腰鼓的形制、发展以及器乐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对研究唐朝妇女的头饰、衣着的喜好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击鼓女乐俑头梳双螺髻,柳眉细目,朱红点唇,脸庞圆润,内穿低领窄袖襦,外套半臂,系条纹长裙,跪坐于台上,双腿上置一细腰鼓,两手分贴于鼓面,为拍击伴奏状。该俑造型逼真,面带微笑,栩栩如生,体现出唐代陶俑精美的制作工艺及精湛的制作水平。
这件击鼓女乐俑,为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唯一一件击鼓形象的女俑,也是一件唐代拍击细腰鼓的代表作,是研究唐代腰鼓的形制、发展以及器乐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对研究唐朝妇女的头饰、衣着的喜好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