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支河北的八路军分区部队...

  • 文史知识园地
  • 2022-07-24 23:07:18
1942年,一支河北的八路军分区部队身陷日军重重包围,九死一生,但在这种关键时刻,团政委出人意料地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没想到却导致日军自相残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1942年1月下旬,华北日军突然集结5000余人的兵力,对我河北冀南的第三军分区开展新一轮的报复性扫荡。

当时,分区主力八路军22团刚刚转移到广平县,就突然收到前线侦查员发来的情报:日军兵分数路奇袭广平。

副团长徐国夫神色一紧,当即立断下达命令:此地不宜久留,必须马上转移。

但问题是,日军扫荡正处于游击运动作战的状态,究竟向哪个方向突围转移才更安全呢?

徐国夫不敢确定,就在傍晚时分向各个方向都派出了侦查员,但却一个人也没回来,很明显是遇到了意外。

徐国夫马上找来团政委于笑虹商量,最终得出结论:徐国夫率领主力3连开路,于笑虹率领1连以及团部机关押后,2连和4连居中随时策应,向东北方向连夜行进,必须以最快时间转移到相对安全的邱县沙枣林,才算是暂时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残酷反扫荡战争,八路军22团实力大损,编制甚至已经不设营一级别单位,只剩下4个连队组成的小团级建制,虽然实力受损,但22团的规模和目标更小,转移起来也更加迅速。

但还没等全团主力集结完毕,汽车马达声和人马的嘶鸣声就突然从西边响了起来,这明显是日军在一反常态地实施夜间奔袭,目的就是要打22团一个措手不及。

凌晨5点,副团长徐国夫率部刚刚抵达西张孟村,迎面就与十余车日军遭遇,在轻重机枪的封锁下,徐国夫刚下令短兵相接就迅速后撤,被迫选择绕路崔庄。

但这时,崔庄也早被日军占领,不过因为时间紧张,所以崔庄的日军还没有来得及完成部署,一大部分兵力仍裸露在外。

眼看天色渐亮,八路军如果暴露在一马平川的地形上,那最后的结局一定十死无生,所以部队必须马上冲进崔庄抢占有利地形,才能换来一线生机,然后继续向沿线的侯村、聂阳固村、高固村和吕洞固村突围,必须坚定信念,不惜一切代价向前冲锋,停下来就只能等死。

下午3点,徐国夫率领22团终于全面突破了日军设在吕洞固村的防线,全团官兵人困马乏,获得阶段性的初步胜利,徐国夫与政委于笑虹总结作战教训后,一致认为晚上才是最有力的突围时机。

但这时,日军已经分别从东、北、南三面合围上来,还能否坚持到晚上,谁都不敢打包票,因此徐国夫就决定先率领已经只剩40余人的4连向西做试探性的突围,如果成功也能吸引日军火力,从而降低全团主力的压力。

而是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徐国夫率领40人刚冲出去,日军的一个坦克小队就立马被吸引追了上去。

但日军依然势大,因为继续留守在吕洞固村的22团主力也只剩下了300余人,敌众我寡,而且还没有任何武器装备的优势,所以团政委于笑虹就只能被迫对部队进行了全新的整合编组,抢占村内的两个大院为据点,鼓舞战士们同仇敌忾,发誓与敌军血战到底。

不过,因为前来合围扫荡的日军并不统筹,只是被临时抽调出来的临时机动部队,加之一直被我军牵着溜腿,所以各部协调工作并不到位,经常会出现一路敌军猛攻,其他路敌军无动于衷的情况。

团政委于笑虹也发现了日军这一薄弱环节,就干脆不放一枪暂停攻势,等到天色慢慢暗下来后才下令开枪挑逗。

几路日军竟然马上草木皆兵,因为误会而自相残杀,为八路军22团的后撤转移争取到了最宝贵的黄金时间。

不仅搞得日军精疲力竭,也让22团有了机会在院墙的隐秘角落悄悄掏了两个洞,一路匍匐前进悄悄爬出了村子,最后顺着村外的沟渠一路疾行,脱离险境。

而等到日军重新整肃部队,对着洞古村一通炮火猛轰后,迅速杀入其中,却无奈地发现八路军早已人去楼空,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历史 历史云讲堂
1942年,一支河北的八路军分区部队...1942年,一支河北的八路军分区部队...1942年,一支河北的八路军分区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