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铸魂# 竹竿上的红色记忆

  • 山东博物馆
  • 2022-08-01 14:19:59
立心铸魂 竹竿上的红色记忆】山东红色文化主题月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主战场转移到山东以外的南方省份后,山东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程支援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作战。据不完全统计,从1945年9月到1949年10月,山东有1106万人次支前,使用146.8万辆大小车、76.5万头牲畜和43.3万副担架,将11亿斤粮食和大批军需物资运往前线,把20.4万名伤员运到后方,有95万多名青壮年参军参战。

唐和恩(曾用名唐合恩),山东胶东区莱东县(今山东烟台莱阳市)西陡村的一名农民共产党员,齐鲁大地上支前大军中的普通一员。1948年秋天,他从家乡启程时随身携带的小竹竿,和自己一起走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支前路,成为国家一级文物,为祖国各地的人们无声地讲述那场伟大的战役,回望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记忆(图①:1948年胶东行政公署颁发给唐合恩的支前特等功奖状·山东博物馆藏)。

支前路上,唐和恩每经过一个地方,就在小竹竿上刻下一个闪亮的名字,留存一段不平凡的红色记忆(图②:唐和恩刻满红色记忆的小竹竿及其支前路线)。小竹竿跟着唐和恩和他的运粮小分队跑遍了淮海战场,足迹踏遍山东、江苏、安徽三个省,27个县,70多个村镇,从沂蒙大山到淮海平原,从滔滔淮河到滚滚长江,绘就一幅约5000里的旷世人民支前图,记录数百万英雄支前队员走过的艰苦历程,展现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深厚滋养着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成为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撰文:山东博物馆革命文物部)
@文旅山东 @微博文博 @中国文博 @青春山东 @共青团中央 @人民网 @人民日报 山东博物馆 济南·山东博物馆新馆
#立心铸魂# 竹竿上的红色记忆#立心铸魂# 竹竿上的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