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64岁的左宗棠和李鸿章就收...

  • 洞见深度
  • 2022-08-05 06:00:48
1875年,64岁的左宗棠和李鸿章就收回新疆的问题争吵。李鸿章说:新疆不要了!左宗棠大怒:166万平方公里,你可真大方!慈禧手一摊表示没钱支持,左宗棠一拍大腿:我就是自己借钱,也要收回新疆。

没钱,没兵,没装备,收复新疆,谈何容易?

当时的清朝,刚刚历经了内乱太平天国运动,元气大伤。悍匪阿古柏在俄、英的暗中支持下入侵新疆,而沙俄也趁机侵占伊犁等地,还美名其曰帮清朝维护治安。

内忧外患,清朝一团乱麻,朝臣们纷纷站队,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主张放弃海防,有些主张放弃塞防,代表人物李鸿章。然而,左宗棠却认为,海防和塞防都不能放弃。

争来争去都没有结果。直到1875年光绪上位,左宗棠再次上书,要求收复新疆。

此事遭到李鸿章的反对。理由是:新疆贫瘠,对于大清朝来说可有可无。

左宗棠一听这论调,大怒到:166万平方公里,不要了?你可真大方,你对得起祖宗吗?

如果没有新疆作为屏障,西北就会失守,到时候,侵略者继续向中原进军,加上反清势力,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当时李鸿章权倾朝野,朝堂之上一边倒,都是支持李鸿章。一时间“边疆无用,出兵必败”的言论传得沸沸扬扬。

左宗棠一人力敌千夫,霸气回应:不管敌人势力有多大,只要我们自己够强,就不怕。

幸运的是,慈禧在这时候支持左宗棠。但是,支持只是精神上的支持,至于军费,慈禧两手一摊,表示国库空虚,没有银子。

按照左宗棠的预估,收复新疆至少需要3000万两。在左宗棠的努力游说下,朝廷才凑出500万两。李鸿章却从中作梗,实际拨下来的军费只有200万两。

左宗棠看着这样的局势,气愤地一拍大腿,怒道:就是借钱,老夫也要收复新疆!

于是,左宗棠找华商借了846万两,剩下的找洋人的银行借贷了2721万两。

当钱凑够那一刻,左宗棠老泪纵横。钱有了,可是无将可用,谁来领兵打仗呢?

此去新疆,是很危险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李鸿章还趁机落井下石,将西北大将刘铭传,宋庆两部能打仗的清军调离,想让左宗棠知难而退。

左宗棠迎难而上,组建西征大军,他按照志同道合这个标准来挑选,凑齐了7万精兵,并对这些士兵日夜操练。

接下来是解决装备的问题。左宗棠舍弃长矛,建立“兰州制造局”和“西安机器局”修枪造炮。仿造德国的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枪,改造中国的劈山炮和广东无壳抬枪。

与此同时,左宗棠还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粮食。

当时全国的粮食总量加起来只有5160石,仅仅够7万大军吃半年。于是,左宗棠安排从国内采购粮食,不够的就从沙俄高价购买。

准备完这一切,西征大军总算可以出发了。64岁的左宗棠披挂上阵。

难以想象,在阻力重重的情况下,左宗棠是怎样克服这些问题的。也很难想象他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既心酸,又兴奋吧。

万事俱备,左宗棠挥师新疆。清军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击败阿古柏,收复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

但是,被沙俄侵占的伊犁没有收复。

那要怎么收复?直接开打?那是不行的。因为当初沙皇占领伊犁,借口是帮清朝廷维护治安。那就只能谈判。

1880年,清朝廷和沙俄谈判归还伊犁的问题。沙俄一边派人侵扰我国边境,力图牵制,一面则在外交上使用手段,以攫取更多利益。

外交使臣崇厚在沙皇的软硬兼施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以丧失大部分领土和赔款五百万卢布为代价“收回”了九座空城。

消息传回国内,举国哗然。

左宗棠得知后,勃然大怒道:伊犁本就是我们的领土,他们归还理所当然,凭什么还要我们赔款,割地?要再谈判,坚决不割地,实在不行就开打,我虽然老了,但是还能再上战场。

然而,再次谈判沙俄不愿意让步,谈判陷入僵局。

左宗棠得知后,不顾清朝廷反对,执意出兵伊犁,这一次,他是抬着棺材出征的。他明白,此行凶多吉少,可能会命丧玉门关。

但是,为了收复失地,这个已经69岁的老人,义无反顾。

清军进入新疆后,与沙俄对峙数月,决心与沙俄决一死战。

当时的沙俄,得知左宗棠“三路大军收复伊犁”的方案后,又见左宗棠的部队,气势如虹,有决一死战的架势。

觉得自己没有把握战胜左宗棠,还是回到了谈判桌。双方再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这仍然是个不平等条约,虽然收回了伊犁,但还是割让了7万多平方公里,增加赔款500万两。

为了收复新疆,左宗棠真的是竭尽全力。尽管结果不是那么如意,但是在他的军事能力范围内,他尽力了。

在西征新疆之前,他曾写过一封家书,甚是感人:

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点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

他只是希望,以身作则,给世人做个榜样。希望后继有人,能自强不息。

左宗棠就是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人,对于侵略者,打得赢,不退让,打不赢,也要竭尽所能与敌人拼死一战,绝不投降,坚决捍卫国家的领土。

每每读及这一段,都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创作力计划
1875年,64岁的左宗棠和李鸿章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