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黑龙江一老农应约去女婿家做客

  • 蓝鲸小跟班
  • 2022-08-07 01:37:55
1989年10月,黑龙江一老农应约去女婿家做客。谁知,他路过一条乡野小道时,看到不远处有一条野狗围着什么东西不停地打圈、狂吠,并时不时对着滋尿,老农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便悄悄后退了几步。

当时,老农觉得荒郊野外的,孤身一人肯定不是野狗的对手,而且看野狗那个癫狂样,如果强行过道,很有可能会遭到它的袭击。于是,他打算偷偷退几步,站远一点,待野狗退去后再继续赶路。

不料,他后退的时候刚好踩断了一根树枝,清脆的断响声把野狗吓得夺命而逃。

老农哭笑不得,等野狗跑远后,他赶紧凑了过去,想看看刚才那畜生围着的东西是什么。可走近一看,却发现那是一个扁平扁平的、两端上翘的“疙瘩”。

“畜生就是畜生,莫名其妙!”老农对野狗刚才的行为十分不解,抬脚对着那“疙瘩”踹了一下,正转身离去,可他突然发现那“疙瘩”底面好像有字。

可任凭他怎么看,都未能识得那上面的字,这时,他隐约觉得这个带字的疙瘩不简单,眉眼一转,他心生一计,咧嘴一笑后便忍着臊味将它用树叶包了起来,随后便揣入了口袋。

老农来到女婿家时已然是晌午,见面后,他立即将女婿拉到一边,并悄悄拿出了那块“疙瘩”,满脸期待地看着女婿。

原来,老农的女婿是个知识分子,是当地仅有的一个大学生,他觉得女婿肯定识得那“疙瘩”上的字,从而知晓它究竟是何物。

“爸,这啥啊?!”女婿赶紧捂住了鼻子,同时强忍着嫌弃的脸色问老农。

老农赶紧将自己来时的遭遇讲述了一遍,并指着那些字望着女婿,希望能知道一些门道。

女婿知情后这才认真了起来,认真瞅着“疙瘩”的背面,很快便吐出了四个字——“承安宝货”。

字虽然是认清了,但对于这东西的“身份”,依然毫无线索。

就在老农满脸疑惑之际,女婿则来了主意,他表示同村有个表叔,平日里净喜欢倒腾这些奇怪物件,他一定识得此物。

毕竟是自己的亲女婿,老农觉得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便听从了女婿的建议,请来了这位表叔。

然而,当表叔看到那“疙瘩”后竟然沉默了半天不吐一字,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表叔,我打小就喜欢往你屋头玩,看你也捣鼓了不少奇奇怪怪的物件,给咱说道说道,这东西的来历吧!”老农女婿憨笑道。

“我也说不出这东西的来历,应该不值什么钱。这东西你们留着也没什么用,不如让我带回去把玩吧!”表叔平淡地说道。

老农刚想伸手,他女婿则在一旁疯狂对他使眼色,女婿虽然不知道这东西的来历,但估摸着多少能卖一点钱,并不同意老丈人就这么拱手让人了。

表叔似乎觉察到了什么,连忙改口说自己只是开个玩笑,东西虽然粗糙,换几瓶酒应该还是可以的。同时,他还建议老农别着急卖,先找人鉴别一番,大体估个价,这样再出手也不至于吃亏。

当问到找谁好时,表叔脱口而出:“文管所!那里的人都是经验十足,绝对知道这东西的实际价值。”

次日,老农在女婿的陪伴下就找到了文管所,当接待他们的专家接过那个“疙瘩”时脸色都变了,对这二人又是端茶又是拿点心,老农和女婿一脸懵。

片刻后,专家终于开口了,原来,老农捡到的这块“疙瘩”是一种叫“银铤”的东西,也就是古代的银锭。一般来说,银锭这东西并不稀奇,可老农这块却与众不同,十分珍贵,珍贵就珍贵在银铤背面的“承安宝货”四个字。

见老农和女婿疑色不减反增时,专家补充,银铤这东西,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承安宝货”则是金代金章宗执政时期特制的一种币种,因其存在时间极短,只有5年(1196年~1200年),而金代至今这么久远,能流传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

据史料记载,金章宗时期,最小的银铤也有五十两,这使得人们在小额交易时极不方便,在此背景下,质量为1~10两不等的“承安宝货”应运而生。

承安宝货的诞生,大大解决了人们交易的难题,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个新的难题:假的承安宝货大量出现!

时间一长,大家都不愿意使用承安宝货交易,很多商铺因此倒闭,于是,金章宗紧急叫停承安宝货的发行。

据悉,老农的这块承安宝货银铤长4.8厘米、重达60克,银质,上部铭文曰“承安”,左部“库II部区”,右部“宝货壹两半”,并带有花押。由于保存完好,成色纯净,其价值无法限量。

就在这时,专家一把拉住了老农的手,希望他能将此银铤捐献,老农一开始并不愿意,但看看桌上那褐色茶水,又看了看专家严肃的眼神,最终还是愉快的答应了。

不久,为了褒奖老农的大度无私,文管所的领导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分行的领导一起登门给老农送去了一封表扬信,老农也因此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历史考古

如今,老农捐献的这枚“承安宝货”被珍藏于黑龙江博物馆,弥足珍贵,有见过的朋友吗?
1989年10月,黑龙江一老农应约去女婿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