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当了20多年总督...

  • 历史天窗
  • 2022-08-17 08:38:41
左宗棠当了20多年总督,临终时留给子孙的家产只有2.5万两,而与他地位相当的李鸿章死后遗产达4000万两。清朝总督年俸180两,禄米180斛、养廉银16000两,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175元左右,一斛米约为现在200斤,其年俸折合人民币约290万元。

梁启超说李鸿章死后遗产有几百万两白银(约人民币10亿);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则在其回忆录中说李鸿章“绝命时有私产四千万两以遗子孙”;史学家费行简则在《近代名人小传》称李鸿章“家资逾千万,其弟兄子银私财又千余万”;在合肥李鸿章陈列馆保存了一份关于李鸿章遗产分配的《分家合同》,里面提到了他在安徽、江苏、上海市等地有多处土地、房屋和当铺等不动产。此外,他还在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中国通商银行等都有入股。不管怎样,李鸿章是个家资巨万的能臣富吏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此人们有句话形容他:“宰相合肥天下瘦”。

左宗棠身为总督,本身官俸收入不低,以其位和手中握有的资源,稍加经营便可像李鸿章一样聚敛巨额财富,为何他却没有给子孙留下丰厚的家产呢?

左宗棠为官清廉,不收贿赂,不取廉俸以外的钱财。有一次,左宗棠的下属前来拜见他,临走时留下一坛说是自制的泡菜。左宗棠想这一坛泡菜并不值钱,也是下属的心意,就收下了。可是客人走后,他打开坛子一看,发现里面装满了黄金。左宗棠急忙命人将这个下属追回,批评了一顿后,把这坛贵重的“泡菜”退还给了他。

左宗棠的清廉官风也影响了他身边的一批办事官员。著名湘军将领刘典,在陕甘时,由于军饷短缺,他带头裁减自己的军饷。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他坐镇兰州,掌管军饷调拨和生产恢复,经手的款项数额巨大,他却从未从中私取分毫以自肥。刘典的住处,“环堵萧然,一如寒素”,他病死军中后,因为其平日廉洁奉公,不谋私财,没有积蓄,全家老幼无以为养。左宗棠便从自己的廉俸中拿出6000两银子为刘典治丧并安顿他的家人。

左宗棠不事经营,不入股不投资,不动用权力为自己敛财,这在贪腐成风的晚清官场,是一股清流。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将自己俸银收入的90%以上用于公事,例如同治八年(1869年),湖南湘阴水灾,他捐银1万两;光绪三年(1877年),陕甘大旱,他给陕西捐银1万两,甘肃庆阳3000两。他还自费刊印了大量书籍,如“四书五经” 、《棉书》、《种棉十要》等等,分发到陕甘地区,以推动那里的文化教育和战后的生产的恢复发展。为了巩固西部的国防,他还指挥部下修建兰州城墙,材料费用户部不予报销,他就用自己的俸银给付。在他移师肃州指挥收复新疆作战时,还曾将3万多两的俸禄,交给代管后方事务的刘典,以备陕甘不时之需。

清史中记载左宗棠生活极为节俭,“夜饭不荤”,平日里饭食也基本上都是素菜。就连衣服也极为简素,由于需要批阅大量公文,长期伏案写作,衣袍袖口常常被磨破,他便命人做了两个袖套套在外面。人们见左宗棠如此廉洁自律,对他更加敬佩,因为咸丰帝曾加授左宗棠左太子少保衔,所以将这种袖套称之为“宫保袖"。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朝廷仅拔了500两军费,根本不够,富商胡雪岩以自己家产作抵压,先后6次向向洋行贷了1870多万两银子,使左宗棠能顺利出兵打败阿古柏,为中国死守住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有人却以此构陷左宗棠,说他与胡雪岩“官商勾结”,谋取个人私利,慈禧大怒,下令彻查。谁知道查来查去,没有查出左宗棠中饱私囊,反而查出左宗棠常常用自己的俸禄私款公用。有这样的能臣廉吏,慈禧大喜,下令:“三十年不许奏左!”

左宗棠不仅自身节俭,也不忘在家书中告诫子:“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 ”“断不可恃乃父,乃父亦无可恃”。他让4个儿子要努力耕读,知道世事艰难,磨练心性,不要仗着自己的权势谋职谋利,更不要指望自己能为他们积累财富而奢侈骄惰。

在左宗棠的教诲下,其子女都很自律,保持了清正廉洁的家风。因为左宗棠平日里忙于政事,对子女教育难以尽心尽力,也不会为子女徇私谋利,所以其子孙大多籍籍无名。他的嫡长孙左念谦世袭了一等侯爵的爵位,官至通政使司副使(正四品),由于为官清廉,当他病故时,家中竟然贫困得连殓葬的钱都拿不出来。还是同乡京官徐树铭、龙湛霖出资相助,才让左念谦得以归葬湖南湘阴老家。

左宗棠一生传奇,古稀之年仍力排众议,自筹军费,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真可谓是:一身清气傲乾坤,为国藩篱真国士。

新星v计划创作力计划
左宗棠当了20多年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