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中的古人名号新发现#

  • 光明日报
  • 2022-08-23 04:33:26
文化溯源出土文献中的古人名号新发现】女娲,战国楚帛书称“女填”(有学者指出“填”通假为“真”,真人之义,清华楚简《汤在啻门》即有神名“地真”);太公望,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称“吕牙”;黄帝称“皇后”、商汤称“汤后”、周公旦称“周公叔旦”、召公称“召公保奭”、楚简王称“简大王”。这些都是传世文献未见的称呼,能够提供人名构成方面新的讨论空间。人物名号是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古今学者在姓名学、历史学、语文学等多个角度都进行过深入探索。明人陈士元《名疑》、清人梁玉绳《古今人表考》、当代吉常宏、吉发涵《古人名字解诂》是其中的代表作。然过去的研究或总结,往往只借助传世古书。新世纪以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层出不穷,格外引人注目,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人物名号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近年公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中,有一些篇目如《楚居》《系年》《良臣》包含颇多古人名号。这些名号或未见于古书,或虽然见于古书但书写形式不同。与传世文献形成的异文,不仅有利于从语文学角度探索通假、异体、正误等问题,还能够进一步深入到历史文化层面。若将视线扩大到战国秦汉出土材料,并结合传世古书,对其中的人物名号进行文字、文献、文化等方面的探索,就能够获得很多新的认知。网页链接
#出土文献中的古人名号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