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号兵营[求抱抱]1942年麦黄季节的苏北...
- WJ三班长
- 2022-09-10 00:46:35

杨吉安生于1920年12月13日,安徽省杨大营村人。杨吉安的家境十分贫穷,作为农民竟连土地都没有。
杨吉安懂事之后便跟随父亲在地主家当小工、种地,以此来解决生活的困顿。然而这也仅仅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杨吉安终于厌烦了这种被剥削、压迫的日子。他听同乡伙伴郑长路说过:
“新四军是人民的队伍,新四军站在穷苦百姓这头!”
为此杨吉安与郑长路离开了家乡,加入了新四军江北游击总队。倒也巧合,两人都被分入了四支队的战斗序列。
1939年春季,杨吉安随连队于黑夜中行军转移阵地。队伍途经定远县icon城周边,部队此时遭遇了一伙巡逻的鬼子。
眼看双方即将相遇,连长当机立断决定先发制人。为此迅速组织了一个突击小队,由连长亲自带队向日军发起突袭。
杨吉安跟随着连长的身影冲到了人群当中,而日军很快便被突击队所消灭。正当连长刚刚作出打扫战场的指令后,一声清脆的响声从旁边的密林中传出。
声音消失的一瞬间连长便重重栽倒在了地上,杨吉安此时大喊一声:
“所有人快卧倒!我们中埋伏了!”
话音刚落隔壁的密林就射出来无数道射击,杨吉安爬在地上匍匐前进试图寻求掩体,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子弹从耳边划过的声音。
此时制高点的政委看到突击队遭遇到了袭击,随即组织部队展开了反攻。杨吉安此时趴在一处低洼处,尽管此时他的头上不知掠过了多少飞弹。
但他对此毫无惧意,任凭子弹划破他的脸颊手臂。杨吉安始终没有松下手中握着的钢枪,他单眼微闭,朝着远处的敌人一下一下扣动着手中的扳机。
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战斗,这伙日军终是被消灭了。可我军部队的伤亡却也异常惨重,杨吉安所在排仅仅剩下了他自己。
1942年麦黄的季节,杨吉安此时随部队运动到了江苏竹城一带。当地的老百姓每到这个时节都异常绝望,因为日军会等他们收完麦之后便来打劫。
而杨吉安部队此次的任务便是要拔掉日军在此处的据点,为村民恢复一个正常、稳定的生活条件。
麦地距离鬼子的炮楼尽管有着一段距离,但鬼子用望远镜依然可以观察到杨吉安等战士在帮助老百姓收麦。
为此杨吉安和部队免不了就是要挨鬼子一顿机枪的扫射,隔天杨吉安便和部队中的战士乔装打扮了一番。
只见杨吉安身穿一件花褂子,头上更是包了一条鲜红的丝巾。由于杨吉安肤色偏白,不仔细看还真挺像一个大姑娘一般。
杨吉安推车一副全副武装的板车,里面隐藏了数十只轻机枪。上面由麦子盖着,一行人在麦地一边干活、一边等待日军的到来。
没过多久从日军的碉堡中就派出了一支小队前往了麦地,杨吉安和乔装打扮的30余名的战士此时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等到日军走近之后,杨吉安直接掏出了机枪对眼前的鬼子进行了扫射。以杨吉安的枪响作为信号,其他战士也迅速进入了战斗。
日本鬼子在突然袭击下很快便被全部歼灭,之后杨吉安所在的连队也对炮楼内部的日军进行了打击。
自此之后当地的老百姓再度过上了安稳、和谐的生活,也正是因为此战。组织对于杨吉安的评价极高,他也因此当上了排长。
杨吉安在此之后英勇杀敌,解放战争中更是荣获了一次三等功。这对他来说,则是最为珍贵的奖励。
新中国建立后杨吉安留在了部队继续发光发热,1979年退休。
杨吉安老人现今仍然在世,如今的他早已儿孙满堂享受着阖家欢乐、太平盛世,102岁的他身体依然硬朗。
谨以此文纪念这些值得尊敬的革命老兵,笔者在这里也希望杨吉安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