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汉武帝正在如厕,大将军卫青前来觐见

  • 文史知识园地
  • 2022-09-28 07:32:12
一次,汉武帝正在如厕,大将军卫青前来觐见。武帝懒懒地说:“让他进来,不必刻意。”谁知,卫青刚走,又有一人要见武帝。不料,武帝一听来人名字,马上坐起来,大喊:“快,给我整理衣服,不能仪态不端!”

他是谁?竟让一代雄主汉武大帝有所敬畏。

此人叫汲黯,当时,担任汉廷的谒者(古时通报政令的官职)。

实际上,这个官职并不算大,但汲黯却有个独特“杀手锏”---胆儿大,敢说实话!

这种性格,与他的出身不无关系。

汲黯出身官宦世家,家中七代都是朝廷的高官。

可能,自小生长环境顺畅,加之父辈并不是极尽钻营之人,因而养成了他过于耿直的性格。

汉武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汲黯就追随左右。待武帝称帝后,他也一直在朝中担任官员。

按理说,即便是自小时的玩伴,对方身份已然发生变化,在交往时,也应注意措辞与环境。

更何况,他面对的,是文韬武略一流的汉武帝。

可是,汲黯却丝毫不改本色,常常让武帝当众下不来台。

有一次,汉武帝与朝臣谈论自己的政治抱负。说到得意时,眉飞色舞。

正在这时,汲黯却不合时宜地打断了武帝的话。

只见他跨步上前,大声说:“陛下,其实你的内心充满欲望。仁义,只是你装点门面的表象。目前,你还没有资格效法上古的圣王。”

汉武帝一听,表情立刻凝固。但他碍于很多人在场,并没有当场发作。只是悻悻地宣布退朝,拂袖而去。

下朝后,武帝大骂三天:“这个汲黯,完全不把朕放在眼里,实在太过分了。”

要说,这样的事,若放在大多数皇帝身上,汲黯就是有9个脑袋,也早已搬家了。

可偏偏,他遇上的,是汉武帝。

因为汉武帝的不计较,汲黯的胆儿越来越大,他不但敢当面顶撞,还敢私自更改圣命。

有一年,河内发生火灾。武帝派汲黯去灾区视察。但是,到了现场后,他发现火灾远没有想象的严重。

相反,在途经河南的时候,汲黯却看到当地旱灾严重。老百姓流离失所,几乎到了人吃人的程度,可当地官员为了一己私利,却在谎报灾情。

可是,若此刻再上报朝廷,必然会耽误救灾。

于是乎,汲黯便擅自做主,直接拿着抢救火灾的符节,调发河南库的储备粮,解救河南灾民。

虽说,汲黯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得到圣旨就私自放粮,算得上假传圣旨,是杀头的大罪。

然而,待他回到皇城,如实给武帝汇报后,武帝并没有震怒。只是,轻描淡写地给他调整了一下岗位,以示小惩。

您想,汲黯在皇帝面前都是这样,面对那些皇亲国戚,更是有一说一,本色出演。

当然,他的这种性格,在仕途上也确实无法做到连连高升,曾有一度还被外贬。

后来,汲黯为国家铸币改革肃清道路,武帝又重新任命他为淮阳太守,他在淮阳7年,政绩颇佳,最后在任上离世。

[冬日的天使]
若论史上忠言直谏的名臣,人们最熟悉的当属唐太宗时期的魏征。

但要把汲黯的故事搬出来,想必魏征也会失色很多。

事实上,无论魏征还是汲黯,他们都是封建帝制下的幸运儿。因为,他们遇到了明君,才得以恣意妄为,一展抱负。

据史料记载,汲黯虽然性格耿直,得罪的人很多,但汉武帝从来没有动过要杀他的念头。

一来,汲黯是武帝自小的玩伴,同样的话,可能别人就是欺君犯上,汲黯说就是忠君爱国,感情基础非比寻常。

其次,汲黯再没规矩,也从无二心。他一心为公、不谋私利。

曾有人劝他,你让陛下常常下不来台,小心治你的罪。他却摆摆手说:“皇上花钱养我们,是让我们阿谀奉承的吗?如果都说好话,国家利益怎么办?”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回归到汉武帝本身。

不得不说,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汉武的气度和胸襟着实令人敬佩。

在建立了无数丰功伟绩后,面对怼天怼地的汲黯,还能冷静处理,就算给了普通老百姓,也不一定能做到。

这还不算,只要汲黯觐见,武帝必定次次都是衣冠得体。这种重视程度,秒杀朝中所有重臣。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的强者,并不是恃强凌弱,而是心怀恐惧,还能继续向前!”

事实上,汲黯只是本色出演,算不得真正的英雄。况且,为人为官,虽不能处处谄媚,但基本的职场规矩还是应该重视一点。

反观汉武帝,却是内有乾坤,容纳四海,目标清晰坚定的狠人。

从这个角度讲,这两位年少时的玩伴儿,确实在“软实力”的成长轨迹上,大相径庭。历史 历史云讲堂
一次,汉武帝正在如厕,大将军卫青前来觐见一次,汉武帝正在如厕,大将军卫青前来觐见一次,汉武帝正在如厕,大将军卫青前来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