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以来,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考古发掘项目994项,出土文物18.3万件
- 重庆发布
- 2022-10-04 16:04:10
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会【1997年以来,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考古发掘项目994项,出土文物18.3万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钟冰冰介绍,通常所说的三峡考古出土文物保护,是指重庆三峡库区考古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馆藏文物,主要以1997年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启动以来,通过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为主。自1997年以来,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考古发掘项目994项,发掘面积142.74万平方米,出土文物18.3万件。
在基础建设方面,陆续建成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等文物保护基础设施,为三峡出土文物修复与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构建起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体系。其中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是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峡出土文物后续保护修复的主要场地。
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立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重庆区域中心,以加强对重庆地区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统筹、研究以及指导工作。先后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11项,分别在重庆三峡库区设立了9个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改造升级,使得三峡出土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在文物修复方面,累计抢救修复三峡出土文物13182件(套),年均修复文物2300余件(套)。
同时,还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重庆区域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三峡考古出土文物的保存环境监测和评估,大力提升和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延年益寿”。(图/吴三石)
在基础建设方面,陆续建成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等文物保护基础设施,为三峡出土文物修复与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构建起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体系。其中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是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峡出土文物后续保护修复的主要场地。
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立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重庆区域中心,以加强对重庆地区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统筹、研究以及指导工作。先后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11项,分别在重庆三峡库区设立了9个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改造升级,使得三峡出土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在文物修复方面,累计抢救修复三峡出土文物13182件(套),年均修复文物2300余件(套)。
同时,还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重庆区域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三峡考古出土文物的保存环境监测和评估,大力提升和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延年益寿”。(图/吴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