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的一天,时任工业部副部...

  • 时间杂论
  • 2022-12-20 06:31:59
1961年3月的一天,时任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到王承书,面色凝重:

“国家准备研究原子弹,打算交给你一项任务。如果你接受了这个任务,今后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你愿意为此隐姓埋名一辈子吗?”

除了隐姓埋名,王承书需要面对的还有“抛夫弃子”,只身入荒漠。

沉思片刻,从王承书口里铿锵有力地迸出了三个字:“我愿意!”

短短三个字,意味着她再一次不顾一切地从零开始,从此放弃所有的功成名就及人伦之乐。

再一次?是的,这已经不是王承书第一次不顾一切了。

1930年,王承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燕京大学物理系。她是班里唯一的女生,4年后大学毕业时,全班仅4人拿到毕业证,王承书竟名列榜首。

1941年,王承书前往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这可是开创了该校建校以来的先例。在此之前,学校还从未接收过已婚妇女作为学生。

博士读完,王承书在美国可谓实实在在扎下了根。她与导师创建的方程公式,一经发表便轰动世界,在高空物理学和气体动力学领域,这个公式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除此之外,许多难题也都被她一一攻克。

当时西方科学界一致认为,如果王承书能一直在国外研究下去,很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

然而,再大的诱惑对于王承书来说都比不过祖国对她的召唤。

新中国成立后,王承书一心想回国效力,却因美国重重阻挠,好几年未能成行。那几年中,她把重要的资料和文件打包成300多个邮包寄往国内。

当王承书终于能踏上归国旅程,在辞别导师时她说:“我的国家很穷,科研条件很差,但我不能等别人把条件创造好了才回,我一定要参加到创造条件的行列中。”

国外优渥的生活,极好的科研条件,再加上给孩子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当时的中国,与之没有任何可比性。王承书的不顾一切,在这,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国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王承书从无任何埋怨,撸起袖子,苦心钻研。一个个未知领域去攻破,一个个难上加难的项目去实施,更带出了一大批科研人员。

为了完成国家交给的机密任务,儿子独自上寄宿学校,而她则在504厂没日没夜地计算各种数据。

不到50岁的人,已是满头银发,换来的,是堆满了三个大抽屉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她是504厂唯一的女科学家,却也是最不能少的科学家。

大漠孤烟直,深藏功与名。这两句取自别人诗句的组合,用来形容王承书,却再合适不过。

1962年,张爱萍将军来到504厂调研,问王承书能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她毫不犹豫:“我的字典里,除了对孩子的承诺没有兑现,对国家的承诺,全都能兑现。”

这句话,包含着一位母亲多少的无奈与心酸啊。为母则刚,为母却也最心软,可那份对孩子的愧疚,却只能放在心底。

原子弹试爆成功后,王承书又继续接下其它重要攻关项目,依然埋头在科研第一线,全然忘记了自己还有家庭,有儿子。

她在荒漠工作,为了研究浓缩铀,为了原子弹的试爆,常常独自一人遥望着北京,在那,有自己最为牵挂的儿子。

哪个母亲不想念孩子,哪个母亲能真正放心得下孩子呢?实在无法想象,把孩子独自一人长年留在寄宿学校,好几个月才能看上一眼的王承书,当时心里有着怎样的悲伤。

更让人感慨的是,她将自己与丈夫的毕生积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并在西藏建了一座以丈夫名字命名的希望小学。那笔捐款,是当时国内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人们熟悉的科学家中,王承书,很陌生。两弹一星元勋中没有她,而她,却是那个隐藏得最深的传奇。

她被人遗忘在了历史长河中,自己却从未忘记别人。她总说,一个国家教育上不去,民族就没有希望。她对得起所有人,唯独对不住的,只有自己的孩子。

有人称她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但若生命真能再重来一回,不知王承书是否还会再次做出这样的选择。

事业和亲情,国家大爱与个人家庭,到了要做出选择之时,是每个人最难回答的题。

你能理解王承书的做法吗?微博公开课历史
1961年3月的一天,时任工业部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