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临潼有个书生,书生姓夏,名器通

  • 妖怪档案馆
  • 2023-02-13 05:31:41
清朝时期,临潼有个书生,书生姓夏,名器通。
小夏生性鲁钝,在学八股文时就闹出过不少笑话,几乎他每次抓耳挠腮地写出一篇文章,都能收获大家的无情嘲笑。

某次,在考童试时,他因为抄袭了一篇旧文,竟然考中了。这一次,他跨越阶层,成了秀才。

秀才要是想再往上走,就要参加岁试,因为小夏对自己的水平还是有数的,所以,他以为自己肯定位居劣等。

岁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会分为六等,前两等有赏,第三等前十名有赏,后三等为劣等,不仅没有赏,还会挨罚。
所以,当年的考试可不像现在,考零蛋最多会吃一顿爸妈的竹笋烤肉。
小夏知道自己肯定是劣等,所以很是不安。

这天,他在街上逛,刚巧遇到一个算命的人。
小夏正是六神无主的时候,于是他去找先生卜一卦,也算是安安心。
很快,他得了一具谶语,
“听之无声,视之无形。君子筮之,必得其名。”
算命先生解卦时,喜得举起手来冲他道喜,
“先生必定能高中榜首!”

是个人都喜欢听人夸自己未来前程似锦发大财做高官,不管现实有多离谱。所以,这句谶语被小夏当救命稻草似的抓住了。
小夏回去后就把自己必定能高中榜首的好消息讲给其他考生们听。

众人听了,再次嘲笑,
“学使大人即使瞎了眼,光用鼻子闻也能闻出香臭来啊。三等以下,你想得个榜首或许还有点希望。”
小夏被泼了冷水,很是沮丧。

当时,学使奉命要来西安督学,临出发前,他来某尚书这里辞行,尚书是他的座师(登科时的主考官),同时,他也是西安人。

学使觉得,尚书大人肯定有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乡,但这种事情也不能明问,所以他只能旁敲侧击地从尚书大人的言谈举止里抠暗示。

当时,尚书刚巧要放屁,他稍微抬起屁股,学使以为领导有指示,急忙低头哈腰凑上去问。
尚书失笑,
“没事没事,下气通罢了。”
学使自以为得了暗示,以为“夏器通”必定是座师心腹之人,于是牢牢记在心中。

来到西安后,他留心打听,其中果然有个姓夏名器通的考生。
考完试后,他特意将小夏的试卷单独拎出来,凑到烛光下细细拜读。

一路看下来,狗屁不通也就罢了,文章用词实在是超出常理的搞笑。

学使读完这篇文章,也不是没有收获,起码,他收获了快乐。

面带笑意放下考卷,他有心拒绝,但是想到座师的谆谆教导。他思来想去,一咬牙一跺脚,闭上眼蒙着心,勉强评点,让他成了榜首。
榜文一贴,全县考生瞬间沸腾。
他什么水平,连临潼的狗都知道。

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学使满肚子草料,看不出文章好歹。有的觉得是小夏给上面上了供,才通过了考试。一时之间,各种阴谋论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

其中有理智的人士劝大家稍安勿躁,因为这位学使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翰林,他鉴评文章肯定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再加上小夏家里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他肯定没有钱也没有关系去疏通关节。

但正是因为如此,整件事情才越发显得诡异,那,他是怎么被点为榜首的呢?
谁也猜不出来。
最终,小夏以奇差无比的劣等文高居了优等榜首。
原因,始终成迷。

后来,学使任期满后回京城,他前去拜访尚书。
聊起来时,他献宝一样,把这件事添油加醋说了一遍,说完了,正等着尚书含蓄地夸奖。
没想到,尚书听到夏器通的名字,满脸茫然。他低头沉思良久,忽然抚掌大笑,
“你领会错了!我当时偶然之间要放屁,所以才那样说,并没有嘱咐你任何东西啊。”

学使这才恍然大悟,觉得这事又荒唐又好笑,他也跟着嘿嘿地笑。

后来,这事传到了西安,困惑众位书生多年的疑惑这才得到了解决。

妖怪档案馆
清朝时期,临潼有个书生,书生姓夏,名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