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年,造反失败的朱高煦进了大牢后...

  • 时间杂论
  • 2023-02-15 16:50:38
1426年,造反失败的朱高煦进了大牢后,还将大侄子朱瞻基摔倒在地。朱瞻基大怒:用300斤重的铜缸扣住他!可朱高煦竟将大缸顶起。
汉王朱高煦,也许是明朝最悲催的皇子。他完美地继承了祖父朱元璋、父亲朱棣的枭雄基因,却因生错了年代,没能成就霸业,反倒落得被铜锅烹杀的下场。
明成祖朱棣共有四子,其中最像他的,便是朱高煦。
不同于三位兄长,朱高煦自出生开始,他的眼睛里就有一种阴翳的狠劲。
朱棣对这种眼神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反骨的直接体现。朱元璋有,他也有,如今到了朱高煦身上,一脉单传。
随着朱高煦逐渐长大,朱棣看他时就像在照镜子一样:这小子太像自己了,不但从小喜欢骑马打仗,还精通一手驭人之术。
靖难之战中,朱高煦率一支燕军攻城掠地,拿下许多战果。这一幕幕,让朱棣回忆起当年镇守北境的峥嵘岁月。
朱棣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儿子,也曾起过册立朱高煦为太子的念头。
朱棣何尝不想将皇位传给朱高煦?可如此一来,就打破了“立嫡立长”的宗室传统。
成祖本就是继承规则的破壁人,倘若让这一忤逆先祖的传统延续下去,明朝必将大乱。况且现下时局稳定,国家需要的是擅长守城的皇帝,而不是长着反骨的枭雄。
更何况,国舅徐辉祖数次暗示朱棣,四名皇子里数朱高煦最叛逆,不可不防。这句话给朱棣打了预防针,从这以后朱棣便开始有意疏离朱高煦。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大明朱家的三代掌权人,似乎被某种诅咒纠缠,洪武朝的许多往事再次重现。
朱棣格外喜欢皇孙朱瞻基,恰似当年朱元璋宠爱朱允炆。正是朱瞻基这个孩子,让爱屋及乌的朱棣下定决心,册立其父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炽自幼身体孱弱,从父亲手里接过社稷重担仅一年,便因疾病去世。就这样,朱瞻基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
朱允炆坐上龙椅时,朱棣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现如今的朱高煦,或许最能体会父亲心路历程的人。
所以在侄子继位后,朱高煦立马举兵,打着和父亲一样的靖难旗号,妄图将皇位据为己有。
只可惜此一时彼一时,眼下早已不是乱世。
当年根基未稳的朱允炆无力抵抗手握重兵的朱棣,可朱瞻基截然不同,他的手里有大把朱棣留下的底牌。
毕竟,朱棣生前最了解朱高煦,他怎会让悲剧再度重演呢?
朱高煦与朱瞻基的兵力差距,根本不是统帅能力所能弥补的。御驾亲征的朱瞻基,以压倒性优势击败皇叔,使其成为阶下囚。
朱瞻基是个心地善良的皇帝,念在皇叔与自己的血缘亲情,他并没有杀掉朱高煦。朝中的文武百官,纷纷上表请求将朱高煦这个不稳定因素处以极刑,可朱瞻基并未批准。
为了安抚皇叔的情绪,朱瞻基还时常前往天牢,询问朱高煦的饮食起居。大臣们要求处死朱高煦的奏章,都被朱瞻基当着皇叔的面付之一炬。
朱瞻基原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能换来朱高煦的悔改。
没想到在朱高煦看来,朱瞻基的探望是假仁假义,当面烧奏章的行为更是耀武扬威。
睚眦必报的朱高煦,表面上摆出一副悔不该当初的样子,心里却在盘算如何翻盘。见朱高煦有心悔改,朱瞻基高兴极了。他再次来到天牢,亲手释放皇叔。为表示心中喜悦,还特地安排一场宫廷宴会,邀请文武百官参加。
没成想,朱高煦刚恢复自由身,便恢复跋扈本性。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伸出腿将朱瞻基绊了个狗啃泥,使其尊严扫地。做完这一切,朱高煦在一旁哈哈大笑,丝毫没意识到自己闯下杀身之祸。
向来宽厚的朱瞻基终于怒了,他命人用数百斤的铜缸罩住朱高煦,想给他一个教训。谁知,朱高煦力大如牛,轻而易举地举起铜缸,还不忘向侄子挑衅。
这一举动,彻底让朱瞻基起了杀心。他命人架起柴火,用刚才那口铜缸,将朱高煦活活烹杀。
随着一阵惨嚎,朱高煦凄惨收场。
或许朱高煦至死都没想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性子最像祖父和父亲,却无法像他们一样成为皇帝呢?
朱高煦的悲剧,在于他生错了年代。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稷对统治者有不同的要求。乱世需要割据混战,治世则需要保境安民。若朱高煦活在纷乱年代,想必能像父亲和祖父那样闯出一番名堂。只可惜脑后有反骨的他,生长在最不需要枭雄的年景。 历史微博公开课
1426年,造反失败的朱高煦进了大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