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年,长孙皇后病重昏睡

  • 时间杂论
  • 2023-02-20 22:39:26
634年,长孙皇后病重昏睡。这天,李世民看到她精神稍微好点,就马上下令:“快,我要娶16岁的郑氏。”长孙皇后听到这句话,面色微颤,终于挤出了笑容:“郑氏美丽,陛下想通就好。”
随后,宫内上下全面打扫,张灯结彩。那架势,简直比封后大典还要郑重。
可就诏书发完,一切准备就绪时,魏征神色慌张地进宫了。刚进大殿,他就听到李世民准备派策使出发去郑府,魏征立马出声拦下:“绝对不可!”
李世民一脸疑惑地看着魏征,策使正式上门是天子娶亲的最后一步,这样的大喜事,魏征为什么要阻止。
紧接着,魏征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报告:“郑氏女,之前已经许配过人家,未婚夫就是陆爽。”
一听这话,李世民很吃惊。
郑氏女,他本不愿意娶,但是长孙皇后担心自己命不久矣,想要为他找个聪慧的女子相伴。正好郑仁基有个女儿生得美丽,长孙皇后特意派人去打听,软磨硬泡才让他点头,怎么可能是个有主的人呢?
但是,李世民知道,魏征也不是个胡说八道的人。于是,他马上派人去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李世民发现郑家和陆家的往来确实非常密切,陆家还大批大批往郑家搬东西。这架势确实非常像是男女定亲、下聘。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李世民认为,为了避免日后闹笑话,他应该暂停仪式。
可是其他大臣却站出来纷纷反对:皇家婚事,怎么能说停就停。如今正式的仪式已经进行了一大半,宫里也都做足了准备,这时候叫停,同样有损皇家颜面。
更何况,郑氏女有婚约的信息,也只是魏征道听途说,目前还没有查到真凭实据。
就在李世民犹豫不决之时,当事人陆爽主动跳了出来。他直接对李世民说:“陛下,父亲在世时确实和郑家有往来,两家偶尔会互送财物,但绝对没有任何姻亲关系。”
听见当事人这么说,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他虽然是皇帝,但是强娶有婚约的女子也是大罪,不仅损害他的个人名声,更伤害皇家尊严,遭百姓指责。
如今,当事人陆爽都否定了婚约,李世民自然可以放心娶郑家女了。
可这时候,魏征再次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陆爽的“自证”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真相。
李世民不解,他从来没有逼迫陆爽,陆爽为什么要撒谎。
魏征一句话,直接让李世民哑口无言:“以臣度之,其意可识,将以陛下同于太上皇。 ”(取自《资治通鉴》)
早年间,太上皇李渊曾经看上太子手下仆从的妻子,把她强行娶进宫。这个仆从,也是对李渊百依百顺,丝毫不敢反抗。
李渊表面上没找仆从的麻烦,可没过多久他就找借口把仆从赶出东宫,贬谪到了地方。后来,李渊更是经常派人去训斥,导致仆从整天惶惶不可终日。
这件事情,明面上无人戳破,但暗地里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今,同样的事情放在了陆爽身上,他肯定害怕。
与其说出真相,过着像太子仆从那样提心吊胆的日子,被李世民“秋后算账”,倒不如他直接说自己和郑氏女无关。这才是最聪明的明哲保身。
李世民沉默良久,最终做出了决定:“今闻郑氏之女,先已受人礼聘,前出文书之日,事不详审,此乃朕之不是,亦为有司之过。 授充华者宜停。”
即,他放弃这桩婚事。
为了和郑家女结亲,李世民在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按照道理来说,他完全可以顺应自己的心意,顺应绝大多数朝臣的谏言,继续这桩婚事。陆爽绝对不敢出言反对,郑家女之前的婚约也绝对不会有人知道。
但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和李渊终究不同。
女人的诱惑再大,李世民也始终以朝局为重、以名声为重。
李渊会因为后宫妇人的耳旁风,处置儿子,打压太子仆从。可李世民绝不会因为一个女人,就随意违反唐律,有亏帝王德行。
他深知“以小见大”的道理。
这一次,如果他不能听取谏言,面对真相。日后,百官也会顺着他,一律附和他的声音,像魏征一样的谏臣会越来越少。
忠言虽逆耳,可它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微博公开课历史
634年,长孙皇后病重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