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窗的烈火,是由熊雄点燃的

  • 广州考古_南汉二陵博物馆
  • 2023-03-25 12:09:51
南石头往事 根据亲历者回忆,1927年-1937年间,先后有数千位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关押在南石头监狱。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在此英勇就义。面对白色恐怖,狱中幸存的共产党员并没有被吓到,而是组织起来,成立中共南石头特别支部,领导难友继续抗争。

【铁窗的烈火,是由熊雄点燃的】
熊雄于1927年5月初囚禁于南石头。一到此地,他就利用放风的时间,争分夺秒地与被囚黄埔学生交谈,号召大家组织起来,团结狱友,巧妙斗争,迎接光明。
198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宋时轮,在《熊雄和我在南石头狱中的三次谈话》中回忆起在南石头监狱,熊雄曾与他的三次谈话。(图1)
熊雄说:“告诉大家,不要怕。要杀头,首先杀我这样的人。我不怕,你们还怕什么!”临难之前,他镇静自若,高声地说:“好!我走了!我们永别了!”熊雄临危不惧、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对稳定难友情绪,坚定斗志,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组织史资料》中记载,后来南石头狱中成立党的秘密支部,领导狱友坚持斗争,与熊雄那时播下的火种是很大关系的。
依据文献资料,我们研究和整理出了南石头特别支部的活动情况,这个成立在狱中的党支部,活动时间为1928年7月至1932年9月,特支,含书记、宣传、组织、工干、军干各1人及候补特支委员2人。参加狱内党组织的党员有54人,组成了17个党小组。一共有5位支部书记,分别为潘云波(潘先甲)、刘光、谢四(阮治中)、江坤、郭枝(郭荣璋)等。特支日常主要工作包括训练同志、应付敌人、改良群众生活(即发动群众运动)等。此外,特支还通过成立济难会(后改为互救会)、读书会等组织,积极开展狱内党的外围群众组织工作。(图2)

【绝食斗争】
由于监狱的伙食标准本就很低,加之狱方的克扣盘剥,故饭菜品质极差,有时会发臭,无法入口。从亲历者回忆可知,监狱内的绝食斗争至少有两次。
第一次应在1928年前后,宋时轮参与了绝食并被推举为代表找狱方提出抗议,最后取得胜利。
第二次是在1934年4月,在狱中共产党员的组织与发动下,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绝食,组成罢食委员会,经过四天的斗争,获得社会舆论支持,引起了广东反动当局的重视,最终取得胜利。

【读书就是战斗】
在南石头监狱中,读书是与敌人斗争的一种有效方式。
读书会是狱内党的外围群众组织,在特支奉命停止活动后,读书会依然进行,并对很多狱友产生影响。对于他们出狱后从事革命斗争,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难友们能者为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革命进步的书籍刊物是秘密隐藏起来的,阅读时要很慎重,以防备看守人员发现。据亲历者杜襟南回忆,在狱中学习过或看过的书籍,计有一百来种,几十年后他还能记得的有85种。
铁窗的烈火,是由熊雄点燃的铁窗的烈火,是由熊雄点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