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知识# 《黄埔猛将方先觉的诗...
- 书肆巡阅使
- 2024-09-16 23:41:57
家谱知识
《黄埔猛将方先觉的诗在家谱中发现》
方先觉被誉为是黄埔第一猛将,虽然或有争议,但他在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长沙保卫战,尤其在著名的衡阳保卫战中重创侵略者的表现,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衡阳,位于湖南,上有湘江,下有蒸水,是粤汉、湘桂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又有粤汉路上最大的军用机场衡阳机场,同时也是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在中国的重要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4年5月,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在湖南地区发起了长衡会战。方先觉部第十军在尚未得到休整、长沙失守的情况下,担任起了孤军坚守衡阳的任务。
方先觉军长率领的衡阳守城部队仅有一万七千余人。而敌方由横山勇率领的日军第11军,共五个师团,超过11万兵力,大举进攻衡阳,这是日军对华作战以来,单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役。
1944年6月23日拂晓,日军开始发起进攻,并使用催泪性和糜烂性毒气,即所谓“炮毒交施”。7月初,日军在城内投下大量烧夷弹,使城内大火熊熊,犹如一片火海。经过多日战斗,城中建筑物绝大部分已经被炸毁,官兵的一日三餐除了米和盐之外什么都没有。
日军不断增兵,而第十军没有一兵一卒的补充,弹尽粮绝,目之所及皆是阵亡者的尸体,如此日日夜夜,第十军全体将士靠着血肉之躯,以区区一万多人的兵力,抵挡了日军精锐部队五个师团全面进攻。 战役进行到最后,守城部队与下属各部的通讯联络电话线均被炮火轰断,已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方将军深知衡阳的陷落已是时间问题,发出了后来历史上著名的“最后一电”,电文如下:“重庆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敌人今晨由北门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刻再已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方先觉将军率第十军官兵,共坚持了四十七天,创下了抗日战争中最长的守城记录。同时以伤亡15000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7万余人,成为日军最耻辱一战,也创下了抗日史上唯一一场我军死亡人数比敌人低的记录。
方先觉在坚守衡阳城47天后率部投降。很对人认为方先觉晚节不保,认为方先觉“唯欠一死”,投降为失节,是方的一大污点,如国军最高军事执法长官何成濬在日记中慨然叹息道:“方将军等苦战四十余日,声名烈烈,虽庸人孺子莫不称道其忠勇,如坚持到底以身殉职,则在中国史册上,张巡之守睢阳不能专美于前也,奈何当最后关头,以一念之差,由民族英雄一变而为降将军,留此百世不能洗磨之耻辱,我闻之,实不胜太息痛恨之至。”
但当时的最高长官蒋介石却不这么看,对方先觉非但没有处罚,反而一再嘉奖,乃至誉其为“当代军人之楷模”。
其实方先觉是可以突围的,但他考虑到他突围后,8000伤兵及老百姓就会遭到日军的屠杀,所以他率部与日军停火,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一决定,他的抗日贡献功亏一篑,但他以牺牲自己名节的代价来换取部下的性命,真是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11月19日,被囚禁达3个月之久的方先觉,在伪衡阳县自卫司令王伟能等人的帮助下逃出了日军的势力范围,随后又经第19师派队护送,顺利抵达了重庆。抵达重庆后,被任命为第36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并受到了重庆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各大报纸亦争先报道方先觉脱险经过。《大公报》1944年12月13日发表社评所载:“苦战衡阳四十七天的英雄方先觉军长回来了!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向方军长欢呼:‘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我们的抗战精神回来了!拿衡阳做榜样,每一个大城市都打四十七天,一个个地硬打,一处处地死拼,请问:日寇的命运还有几个四十七天?”
方先觉将军所书的《韩伯母甄太夫人八秩宏寿志祝》,是在民国三十五年三公堂木活字本《韩傅宗谱》中发现,是其为同僚韩浚之母“甄太夫人”八十大寿所书。
韩浚,湖北黄冈人,黄埔一期,加入过中国共产党,曾为秋收起义武装的副指挥,后脱党,在国民党军中任职。抗战期间参加了五次会战,分别是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第二、三次长沙会战及雪峰山会战,因作战勇敢、表现出色,从少将师长逐级提拔到七十三军中将军长。长沙会战中,第73军韩浚的第77师,渡江而来驰援方先觉部,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韩伯母甄太夫人八秩宏寿志祝
风光明媚树含烟,
万类熙熙列眼前。
梓舍勋名髙北斗,
萱堂懿范式南天。
中和好酿宜春酒,
上巳宏开益寿筵。
深愧未能将雪藕,
九如遥祝跻颐年。
愚侄方先觉敬祝
方向觉1949年底离开大陆去台湾,晚年有《子珊行述》《衡阳坚守战回忆》等著作,但这类应酬之作,未必能特意保存下来。在别人家族的家谱中发现方将军的诗作,也算是珍贵史料了。
————————
原创 思绥草堂
《黄埔猛将方先觉的诗在家谱中发现》
方先觉被誉为是黄埔第一猛将,虽然或有争议,但他在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长沙保卫战,尤其在著名的衡阳保卫战中重创侵略者的表现,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衡阳,位于湖南,上有湘江,下有蒸水,是粤汉、湘桂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又有粤汉路上最大的军用机场衡阳机场,同时也是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在中国的重要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4年5月,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在湖南地区发起了长衡会战。方先觉部第十军在尚未得到休整、长沙失守的情况下,担任起了孤军坚守衡阳的任务。
方先觉军长率领的衡阳守城部队仅有一万七千余人。而敌方由横山勇率领的日军第11军,共五个师团,超过11万兵力,大举进攻衡阳,这是日军对华作战以来,单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役。
1944年6月23日拂晓,日军开始发起进攻,并使用催泪性和糜烂性毒气,即所谓“炮毒交施”。7月初,日军在城内投下大量烧夷弹,使城内大火熊熊,犹如一片火海。经过多日战斗,城中建筑物绝大部分已经被炸毁,官兵的一日三餐除了米和盐之外什么都没有。
日军不断增兵,而第十军没有一兵一卒的补充,弹尽粮绝,目之所及皆是阵亡者的尸体,如此日日夜夜,第十军全体将士靠着血肉之躯,以区区一万多人的兵力,抵挡了日军精锐部队五个师团全面进攻。 战役进行到最后,守城部队与下属各部的通讯联络电话线均被炮火轰断,已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方将军深知衡阳的陷落已是时间问题,发出了后来历史上著名的“最后一电”,电文如下:“重庆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敌人今晨由北门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刻再已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方先觉将军率第十军官兵,共坚持了四十七天,创下了抗日战争中最长的守城记录。同时以伤亡15000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7万余人,成为日军最耻辱一战,也创下了抗日史上唯一一场我军死亡人数比敌人低的记录。
方先觉在坚守衡阳城47天后率部投降。很对人认为方先觉晚节不保,认为方先觉“唯欠一死”,投降为失节,是方的一大污点,如国军最高军事执法长官何成濬在日记中慨然叹息道:“方将军等苦战四十余日,声名烈烈,虽庸人孺子莫不称道其忠勇,如坚持到底以身殉职,则在中国史册上,张巡之守睢阳不能专美于前也,奈何当最后关头,以一念之差,由民族英雄一变而为降将军,留此百世不能洗磨之耻辱,我闻之,实不胜太息痛恨之至。”
但当时的最高长官蒋介石却不这么看,对方先觉非但没有处罚,反而一再嘉奖,乃至誉其为“当代军人之楷模”。
其实方先觉是可以突围的,但他考虑到他突围后,8000伤兵及老百姓就会遭到日军的屠杀,所以他率部与日军停火,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一决定,他的抗日贡献功亏一篑,但他以牺牲自己名节的代价来换取部下的性命,真是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11月19日,被囚禁达3个月之久的方先觉,在伪衡阳县自卫司令王伟能等人的帮助下逃出了日军的势力范围,随后又经第19师派队护送,顺利抵达了重庆。抵达重庆后,被任命为第36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并受到了重庆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各大报纸亦争先报道方先觉脱险经过。《大公报》1944年12月13日发表社评所载:“苦战衡阳四十七天的英雄方先觉军长回来了!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向方军长欢呼:‘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我们的抗战精神回来了!拿衡阳做榜样,每一个大城市都打四十七天,一个个地硬打,一处处地死拼,请问:日寇的命运还有几个四十七天?”
方先觉将军所书的《韩伯母甄太夫人八秩宏寿志祝》,是在民国三十五年三公堂木活字本《韩傅宗谱》中发现,是其为同僚韩浚之母“甄太夫人”八十大寿所书。
韩浚,湖北黄冈人,黄埔一期,加入过中国共产党,曾为秋收起义武装的副指挥,后脱党,在国民党军中任职。抗战期间参加了五次会战,分别是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第二、三次长沙会战及雪峰山会战,因作战勇敢、表现出色,从少将师长逐级提拔到七十三军中将军长。长沙会战中,第73军韩浚的第77师,渡江而来驰援方先觉部,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韩伯母甄太夫人八秩宏寿志祝
风光明媚树含烟,
万类熙熙列眼前。
梓舍勋名髙北斗,
萱堂懿范式南天。
中和好酿宜春酒,
上巳宏开益寿筵。
深愧未能将雪藕,
九如遥祝跻颐年。
愚侄方先觉敬祝
方向觉1949年底离开大陆去台湾,晚年有《子珊行述》《衡阳坚守战回忆》等著作,但这类应酬之作,未必能特意保存下来。在别人家族的家谱中发现方将军的诗作,也算是珍贵史料了。
————————
原创 思绥草堂